网络成瘾原因及其对策

网络成瘾原因及其对策

ID:44655870

大小:56.5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4

网络成瘾原因及其对策_第1页
网络成瘾原因及其对策_第2页
网络成瘾原因及其对策_第3页
网络成瘾原因及其对策_第4页
网络成瘾原因及其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成瘾原因及其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成瘾原因及其对策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它正在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并对人们的牛活方式、心理行为产牛深刻的影响。越來越多的人对互联网产牛心理上的依赖感,并达到成瘾的程度,即网络成瘾。它像酗酒、吸毒和赌博等不良嗜好一样,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破坏性影响。自2()世纪90年代末开始,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近年来心理学、临床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一、对网络成瘾的认识网络成瘾,也称为网络过度使用或病理性网络使用。是指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其主要特征是: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必须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获得满足感,不能上网时出现

2、异常情绪体验,学业失败、工作绩效变差或现实人际关系恶化,向他人说谎以隐瞒自己对网络的迷恋程度、症状反复发作等。美国纽约精神病医师伊凡・戈德堡于1994年首先借用DSM-IV中关于药物依赖的判断标准将此现象命名为"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IAD)。随后,匹兹堡大学的教授金伯利•扬从DSM-IV对于病理性赌博的判断标准中发展出“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InternetUse,PIU)的概念,将它定义为“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并将其看作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此外,也有学者称此种现象为网络过度使用(InternetOver

3、use,TOU),问题网络使用(ProblematicInternetUse),网络行为依赖(InternetBehaviorDependence,TBD)等。对于网络成瘾现象的各种处义都反映了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这一现象,虽然所用的名称不同,但其内涵却基本相同。在我看來,网络成瘾的定义大致有三个方面的要点:一是主客休特定,即主休特定为上网者,客休针对的是网络;二是驱动力问题,即上网能使主体得到精神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主体衣其他方面难以得到,不上网则对这种感觉的欲望会慢慢强烈;三是时间前提,即上网时间必须足够长才会达到成瘾的地步,并且这种上网时间会有愈加延长的趋势

4、;四是后果的破坏性及难以控制性,即网络成瘾必将引起主体情绪界常、工作(或学习)变差、人际关系恶化、人格崎形化等,并且一旦成瘾,口制力被吞噬,便很难摆脱,-•般只会越陷越深,最终口我毁灭。综合这几个方面,可以毫不夸张的做个比喻,网络就像莓品,网络成瘾就像吸毒成瘾。它们都抓住了人们对事后快感的强烈追求欲,成瘾到最厉都是对一种念头和感觉的追求。其实网络是把双刃剑,适度使川网络町以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信息,过度使川网络就会成瘾,自我破坏,就好比毒品适度可以再保学上做麻醉剂,利于病人的治疗,过度使用就会成为吸毒成瘾。为了避免网络成瘾的危害,我们有必要对网络成瘾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二、网络成瘾的原因

5、任何问题都有它的导致因素,网络成瘾也不例外,网络成瘾的导致因素就是网络成因的原因。这是我们必须首要分析的东西,只有对网络成瘾原因分析透彻了,才能实现对网络成瘾的深入认识以及对网络成瘾的对策的指导。对于网络成瘾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主观原因,即成瘾者个人角度方面的原因;二是客观原因,即不随主体意志左右的所有外部原因。之所以这样分类,是因为事物的主客观方面是伴随事物始终存在的,它们二者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也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全面考虑,讨论事物主客观方而。这样分也利于对网络成瘾原因更加全面的揭示,层层深入,多方面分析问题,了解事物实质。(-)网络成瘾的主观原因1・个人性格缺陷

6、抑郁、孤独、焦虑、内心空虚。网络成瘾者多半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因此其借助网络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或以网络填补自己内心空虚,用网络快感蒙蔽自己,长此以往便形成对网络的过分依赖。2.成就感缺失网络具有匿名性便利性和逃避现实三个特点,借此网络成瘾者可以竹吋地抛开现实屮的失败感,寻求虚拟的成功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3.个人承受能力弱对学业,就业,工作,家庭等压力过人,沉浸在一片迷茫和彷徨之中,渐渐堕落丧失上进的动力。很难找到宣泄和排解的渠道,网络成为网络成瘾者寻求解脱的重要途径。4•网络成瘾者自我控制能力弱5.希望在虚拟世界中得到快感(-)网络成瘾的客观原因1.从家庭角度(1)经济基础网络使川者个人电

7、脑的渐渐普及,网络使川者独自可以支配的金钱数量的不断增加等,都为网络使用者网络成瘾的产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2)家庭教育方式教育方式显现出较少的悄感温暖、理解,而显现较高的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力,使得孩子在家庭中缺乏温暖和理解,转而求助于网络。2.从学校管理方面(1)学校信息素养教育薄弱我国学校主耍侧重于计算机操作技术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很多网络使用者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能够获取所需信息,也不知道如何分析和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