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环境维权的困境与对策

论农民环境维权的困境与对策

ID:44662742

大小:35.5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4

论农民环境维权的困境与对策_第1页
论农民环境维权的困境与对策_第2页
论农民环境维权的困境与对策_第3页
论农民环境维权的困境与对策_第4页
论农民环境维权的困境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农民环境维权的困境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农民环境维权的困境与对策摘要: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屮,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农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严重的损害而难以维护。文章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与农民在价值和利益上的冲突,城乡二元的环境污染治理制度导致农民环境维权的弱势,政府环保职能部门及农村基层组织失灵、失效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农民环境维权的困境。提出了农民环境维权的主要对策措施,即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法律体系,履行政府的坏境保护职能,建立农民参与的决策机制,培育农村民间环保组织。关键词:农民;环境权;环境污染;环境维权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086-03一、农

2、民环境维权的内涵环境权是指公民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是环境保护的法律基础。公民环境权的具休内容包括环境资源的利用权、环境状况的知情权、环境侵害的请求权以及环境参与权。农民环境维权是指由遭受环境危害或者环境权受到侵害时的农民所采取的、以维护其享有在适宜环境中的生产与生活权利为目的、具有很大自发性的一系列集体行动或个体行动。近20多年來,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工业及城市污染纷纷向农村转移或转嫁。而受农村现有的公共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气、废渣直接排到大自然中,与农村自身的农药和化肥污染、生活污染相叠加,使我国农村环境

3、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被迫为水和空气、土地而抗争。环境污染直接破坏了农民的生存、生产、生活的根基,是对农民环境权益的一种直接或间接伤害。但是当农民的环境权受到损害时却面临着种种困境,如难以找到帮助他们维护环境权的机构,止当维护环境权的途径都难以实现其经济赔偿和环境质量改善的维权目标,因而往往釆取群体性暴力抗争行为,以期引起社会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环境污染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环境权益,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农民的生存、农村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制约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涉及到政治的重大问题。二、农民坏境维权的怵I境(-)城乡二元的环境保护及治理体制导致

4、农民环境维权过程中的弱势由于现代环境问题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产生的,因此人们很自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城市的环境保护问题上,制定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也主要是针对城市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上,并不适用于农村。而在农村的工业污染、土壤污染、饮用水及生产用水污染等特定领域的环境治理上,均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造成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立法空白,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缺乏法律保障而被边缘化。另外,现有法律对于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或污染转嫁行为,均没有明确的规定。由于法律法规城乡二元差异的缺陷、法律适用的城乡差别以及现有法律在农村缺乏操作性等原因,使农民环境维权缺乏法律保障机制与救济机制。与城市居民相

5、比,农民在环境维权过程中的处于明显的弱势。农民参与农村的环境保护首先必须保障其参与权和知情权,这是是农民环境利益诉求的基本条件,也是作为环境权的一项主要内容,有效的参与必须以掌握相应的充分和对称的信息为条件。而实际的情况是,农村环境保护中农民参与机制、信息公开机制缺失,对于企业的引进或项H的建设农民没冇意见表决和参与机制,往往是地方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立项之前没有村民参与听证,环境评价没有农民参与论证,可行性论证报告中的环境测评报告往往是走过场,甚至是弄虚作假。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在参与分配环境保护资源和阻止污染企业的建设等方面处于劣势,也就是参与权、知情权处于弱势。城乡二元的环

6、境保护及治理体制导致农民环境维权屮处于双重弱势地位,农民的环境权益常常被忽视和侵害,农民无权利或机会维护自己的环境权。考虑到成本收益的影响,短时间内会被迫忍气吞声,一旦积怨到忍无可忍的条件下,只要有人“振臂一呼”便会“一呼百应”,迅速演变为群体性暴力抗争事件。(二)地方政府、相关企业与农民在价值和利益上的冲突近20多年来,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环境问题成为政府、公众高度关注的议题。但围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上依然存在严重的分歧与冲突。“价值冲突是环境政治的核心”,农民环境抗争的群体性事件正好反映了地方政府、企业与农民在价值利益上的冲突,即表现为政府的GDP至上与农民的环

7、境生存权之间的冲突、企业利益至上与农民的环境生存权之间的冲突。目前,对地方政府而言,发展经济、促进就业仍然是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冲突时往往会选择牺牲环境来发展地方经济。同时,山于政府绩效考核中经济指标仍然是重要指标,所以在GDP等政绩指标的驱使下,基层政府不断地引进一些被城市淘汰、污染严重项目进驻当地。对企业而言,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为了节约成本,一些的企业没有采用净化和除污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或者违法私设暗管排放水污染物和擅自转移危险废物,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