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

ID:44686283

大小:123.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24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季延中学2018秋高二年期中试卷政治科试卷(文科)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夫之明确提出:“气者,理之依也。”黑格尔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王夫之和黑格尔的观点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后者属于唯心主义②前者属于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唯物主义③都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本原的问题④都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①④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D【解析】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物质决

2、定意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唯心主义的观点则认为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气者,理之依也。”的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都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本原的问题的回答,①③正确,选D。【考点定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考情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1)考查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和基本形态:高考往往以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为情境材料,对唯物主义进行考查。要注意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原子论”之

3、说,其实质是不同的。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由于历史原因,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多为近代西方的科学家,而中国的代表人物较少。(2)考查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和基本形态:注意把主观唯心主义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现象区分开来。中国古代的“天命观”比较复杂,有时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有时是按规律办事的表现,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华严经》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观点相同的是①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20-②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③心生法生,心灭

4、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④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唯心主义。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和错误的选项。“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心”产生的,人的心决定一切,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心外无物”和“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均认为心是一切的主宰,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

5、点,与题干观点一致,故③④符合题意;①认为理是世界的主宰,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与题干观点不一致,故排除①;②认为气是世界的主宰,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与题干观点不一致,故排除②。故选D。3.2017年1月17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习近平以世界经济的大海作喻:“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下列选项与这句话所蕴含的世界观相一致的是A.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C.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D.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答案】D【解析】【详解】习近平以世界经济的大

6、海作喻:“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这话是说世界经济的大海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体现了物质客观性的唯物主义观点。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体现的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B不符合题意;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体现了发展的观点,C不符合题意;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体现了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具有客观性,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0-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这

7、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①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只有国家才能缓和②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③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④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②④符合

8、题意;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①错误;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是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而不是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③错误。故答案为A。5.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首次发生变化。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