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2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2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

ID:44687715

大小:899.6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2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2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2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2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2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2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作业(二十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作业时间:  月  日1.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讲:“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反映了(  )A.自由世界的人民渴求美援B.美国称霸世界的图谋C.美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D.杜鲁门挑起美苏冷战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杜鲁门以世界人民渴望自由和平为借口提出保卫世界的所谓责任,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战后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野心,故B项正确;杜鲁门提出美国责任的目的是称霸世界

2、而非为了捍卫世界和平,故C项错误;美苏冷战是战后两国国家利益相左的必然结果,故D项错误。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绝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引起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强烈不满。这表明当时(  )A.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需打开苏联市场B.苏联轻工业发达,须竭力保护本国市场C.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的意识形态对立D.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答案:C 解析:1959年美国的霸主地位并未动摇,故A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的轻工业长期落后,故B项错误;展览会本是经济交流,但却引

3、起了赫鲁晓夫和尼克松的冲突,这说明两国的政治对立影响了经济文化交流,故C项正确;展览会并不能体现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对立,故D项错误。3.1947年3月,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明确宣布:“援助那些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御少数武装力量或者外部压力试图强加给他们的征服。”这一演说(  )A.意味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B.有利于维护各地区之间的和平C.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D.反映了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答案:D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它是冷战开始的标志,造成世界局势的

4、紧张,不利于维护各地区之间的和平,故B项错误;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反映了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故D项正确。4.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的丧失,不仅对于他们(指希腊),而且对于全世界,都是一场灾难。那些正在竭力维护自由和独立的毗邻民族,很快就会为之气馁,还可能陷于失败。”他的目的是(  )A.欲改变美欧结盟的外交政策B.展示美国急剧膨胀的实力C.在全球范围内遏制共产主义D.反对苏联组织的军事同盟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推行的遏制共产主义

5、战略。从材料“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的丧失,不仅对于他们(指希腊),而且对于全世界,都是一场灾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故C项正确,A、B两项错误;1947年苏联并没有组织军事同盟,故D项错误。5.1947年,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国家做出了一系列承诺,包括放松价格管制、平衡政府预算、保持金融稳定、保持汇率在合理水平、降低和消除配额和其他贸易管制。这些承诺(  )A.加速了两极格局最终形成B.有助于市场化机制的运转C.推动了西欧国家经济腾飞D.便利于美国控制西欧答案:D 解析

6、:材料中“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国家”的承诺,是对美国的承诺,故A项错误;这些承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世界贸易的自由发展,但更突出对美国的承诺,故B项错误;马歇尔计划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西欧战后经济的恢复发展,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放松价格管制”“保持汇率在合理水平”“降低和消除配额和其他贸易管制”,有利于美国商品、货币顺利进入欧洲,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欧国家的主权,有利于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故D项正确。6.1957年美国国会授权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今后两年内,“每年得以在中东地区自由支配2亿美元”,给中东地区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同时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以对付所

7、谓“国际共产主义的武装侵略”,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这意味着(  )A.美苏争霸重心转移到第三世界B.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C.美国侵略方式由军事变为经济D.马歇尔计划在中东地区重演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材料中说的是美国给中东地区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并不意味着美苏争霸重心的改变,故A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据材料“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可知,C项不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经济上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据材料“给中东地区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同时美国可

8、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以对付所谓‘国际共产主义的武装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