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C电路的EMI分析

PFC电路的EMI分析

ID:44703469

大小:643.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5

PFC电路的EMI分析_第1页
PFC电路的EMI分析_第2页
PFC电路的EMI分析_第3页
PFC电路的EMI分析_第4页
PFC电路的EMI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PFC电路的EMI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无桥BoostPFC电路的EMI分析刘永光刘鸿鹏王卫哈尔滨工业大学摘要: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出现的无桥BoostPFC主电路结构,对它们各自导通路径﹑EMI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无桥拓扑作为主电路结构,控制电路采用单周控制芯片IR1150,设计了试验样机,并对两种PFC电路的EMI进行了测试分析。关键词:功率因数校正(PFC)无桥EMIAnalysisofEMIinBridgelessBoostPFCCircuitsLiuYongguangLiuHongpengWangWeiAbstract:Inthispaper,asyste

2、maticreviewofbridgelessBoostPFCmaincircuittopologiesispresented.PerformancecomparisonregardingtheconductionpathsandEMIbetweentheconventionalPFCboostrectifierandarepresentativememberofthebridgelessPFCboostrectifierfamilyisperformed.UsingtwokindsofrepresentativebridgelessPFC

3、topologiesasmaincircuitandIR1150ascontrolchip,twobridgelessPFCprototypeshavebeendesignedandtheEMIofthetwocircuitshasbeentested.Keywords:powerfactorcorrectionbridgelessEMI1引言目前,功率因数校正一直在朝着效率高﹑结构简单﹑控制容易实现﹑减小EMI等方向发展,所以无桥BoostPFC电路[1]作为一种提高效率的有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桥BoostPFC电路省略了传统B

4、oostPFC电路的整流桥,在任一时刻都比传统BoostPFC电路少导通一个二极管,所以降低了导通损耗,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本文就常见的几种无桥BoostPFC电路[2]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对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无桥电路进行了实验验证和EMI测试分析。2开关变换器电路的传导EMI分析电磁干扰(EMI)可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当开关变换器电路的谐波电平在高频段(频率范围30MHz以上)时,表现为辐射干扰,而当开关变换器电路的谐波电平在低频段(频率范围0.15~30MHz)表现为传导干扰,所以开关变换器电路中主要是传导干扰。传导干扰电流按照其

5、流动路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差模干扰电流,另一类是共模干扰电流。以图1所示的Boost电路为例对开关变换器电路的EMI进行分析,该电路整流时产生的脉动电流给电路系统引入了大量的谐波,虽然在整流输出侧有一个电解电容C能滤除一些谐波,但是由于电解电容有较大的等效串联电感和等效串联电阻,所以电解电容不可能完全吸收这些谐波电流,有相当一部分谐波电流要与电解电容的等效串联电感和等效串联电阻相互作用,形成差模电流Idm返回交流电源侧,差模电流的传播路径如图1中带箭头的实线所示。开关管的高频通断产生很高的dv/dt,它与功率管和散热器之间的寄生电容Cp相

6、互作用形成共模电流Icm,此共模电流通过散热器到达地,地线的共模电流又通过寄生电容Cg1和Cg2耦合到交流侧的相线和中线,从而形成共模电流回路,共模电流的传播路径如图1中带箭头的虚线所示。图1开关变换器的传导EMI传播路径在主电路参数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各种常见无桥BoostPFC电路中形成的差模电流是相同的。而不同的是因开关管的位置以及二极管加入等原因造成的共模电流。所以本文主要分析的的是各种电路结构中共模干扰的情况,各点的寄生电容大小以各点到输入侧零线之间的电位变化大小和频率变化快慢来代替分析[3]。3常见无桥BoostPFC电路介绍最基

7、本的无桥PFC主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由两个快恢复二极管(D1、D2)、两个开关管(S1、S2)电感(L1、L2)等组成。开关管S1和S2的驱动信号相同,两管同时导通和关断。对于工频交流输入的正负半周期而言,无桥BoostPFC电路可以等效为两个电源电压相反的BoostPFC电路的组合,一组为由电感L1和L2,开关管S1,D1及开关管S2的体二极管组成,它的导通模态如图3a所示;另一组为由电感L1和L2,开关管S2,D2及开关管S1的体二极管组成,它的导通模态如图3b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它在任一时刻只有两个半导体器件导通,比传统带整流桥的PF

8、C电路少导通一个二极管,因此降低了导通损耗,效率得到提高。但是它的缺点是电感电流采样困难,由图3可知,本电路结构不能在一条回路上得到极性一致的电流采样,所以需要构建复杂的电感电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