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 动物学 期末 复习资料

南昌大学 动物学 期末 复习资料

ID:44711125

大小:51.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5

南昌大学 动物学 期末 复习资料_第1页
南昌大学 动物学 期末 复习资料_第2页
南昌大学 动物学 期末 复习资料_第3页
南昌大学 动物学 期末 复习资料_第4页
南昌大学 动物学 期末 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昌大学 动物学 期末 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生物发生律:也叫重演律。生物发展史可分为2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2、伸缩泡:原生动物的一种胞器,它的主要调节水分平衡,收集细胞质中过多的水分(其中也有溶解的代谢废物),排入储蓄泡,再经胞口排出体外。3、完全变态:自卵孵化后,幼虫和成虫不仅形态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也不一致,从幼虫到成虫要经过一个蛹期(这在不完全变态中没有的)。在蛹期体内进行剧烈的和器官的改造过程,蛹期过后,成虫破蛹而出。这种变态称完全变态。4、原肾管:比较原始动物的排泄器官,只有管细胞与排泄管

2、构成。是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的,通常由许多分支的排泄管构成,由排泄孔通体外。5、角质膜:线虫动物体表的一层膜。厚度一般为身体半径的0.07倍,坚韧富弹性,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为上皮分泌形成,一般分为上层、中层和基层3层,最内为基膜,角质膜有保护作用。6、疣足: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疣足是体壁凸出的扁平片状突起双层结构,体腔也伸入其中,一般每体节一对。典型的疣足分为背肢和腹肢。7、外套膜:为软体动物身体背侧皮肤褶向下伸展而成,常包裹整个内脏团。由内外两层上皮构成,外层上皮的分泌物,能形成贝壳。8、凯伯尔式器:蚌具有一对肾,由后肾管特化形成,又称鲍雅诺式器。位于河蚌围心腔前端的弥散状结构,

3、又名围心腔腺,是河蚌的排泄器官9、书肺:为蛛形纲动物特有的呼吸器官。由内陷100~125个扁平突起构成,这些突起称为肺叶。血液不断流经肺叶之间,气体交换通过肺叶壁进行。书肺孔一对,位于腹部前半部的腹面。10、双名法:双名法规定每一个动物都应有一个学名。这一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组成。前面一个是该动物的属名,后面一个字是它的种本名。11、刺丝泡:某些纤毛虫和鞭毛虫原生动物表膜下的一种小杆状构造,整齐地与表膜垂直排列,此为刺丝泡,有孔开口在表膜上,当动物遇到刺激时,刺丝泡射出其内容物,遇水成为细丝。一般认为刺丝泡有防御的机能。12、皮肌囊:低等三胚层动物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

4、的肌肉紧贴在一起而构成的体壁。由角质膜、上皮和肌层构成。13、不完全变态: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相似,形态无太大差别,只是幼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翅未发育完全,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若虫或稚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这种变态称不完全变态。14、后肾管:后肾管来源于外胚层。体腔上皮向外突出形成的排泄器官,基本结构由肾孔、排泄管、肾口组成。肾口开口于体内,肾孔开口于体外。后肾管除排泄体腔中的代谢产物外,因肾管上密布微血管,故也可排除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多余水分。15、混合体腔:节肢动物胚胎发育后期,体腔囊形成的真体腔断裂开,中胚层的一部分分化成为肌肉以及部分内部器官系统,一部分

5、成为背部的循环系统和血管的腔壁,残存的真体腔仅存在于生殖腺腔和某些种类的排泄器官中。这样体壁与消化管之间的空腔实际上是由真体腔的一部分和囊胚腔形成的,因此被称为混合体腔。16、外套腔: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形成的腔叫外套腔。腔内常有腮、足,以及肛门、肾孔、生殖孔等开口于外套腔。17、鲍雅诺式器:即凯伯尔式器。18、原口动物:在胚胎发育中由原肠胚的胚孔形成口的动物。19、马氏管:节肢动物的排泄器官。是从中肠和后肠之间发出的多数细管,直接浸浴在血体腔内的血液中,能吸收大量尿酸等蛋白质的分解产物,使之通过后肠,与食物残渣一起由肛门排出。20、后口动物:在胚胎发育中原肠胚期,其原口形成动物的肛门,

6、而在与原口相对的一端,另形成一新口称为后口的动物称为后口动物。21、咽腮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地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腮裂。22、逆行变态:动物在经过变态后失去一些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的现象,称为逆行变态,也叫做退化变态。23、双循环:包括体腔循环与肺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进行的同时,肺循环也在进行着。静脉血流回右心房后,接着流入右心室。以右心室为起点,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再流入肺部毛细血管网

7、,经过气体交换后形成含氧多的动脉血。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24、双重调节:眼球的前巩膜角膜肌能改变角膜的屈度,后巩膜角肌能改变晶体的屈度(与哺乳类等陆地动物类似),因而它不仅能改变晶体的形状(以及晶体与角膜间的距离),而且还能改变角膜的屈度,称为双重调节。25、双重呼吸:出现于鸟类,吸气时,一部分空气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后进入前气囊,另一部分空气经过支气管直接进入后气囊。呼气时,前气囊中的空气直接呼出,后气囊中的空气经肺呼出,又在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