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5中国地理概况(含解析)鲁教版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5中国地理概况(含解析)鲁教版

ID:44712205

大小:429.1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5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5中国地理概况(含解析)鲁教版_第1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5中国地理概况(含解析)鲁教版_第2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5中国地理概况(含解析)鲁教版_第3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5中国地理概况(含解析)鲁教版_第4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5中国地理概况(含解析)鲁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5中国地理概况(含解析)鲁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作业(三十五) 中国地理概况(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小题,共44分)(2019·安徽合肥检测)传统民居蕴含丰富的地理信息。我国地域辽阔,传统民居呈现诸多不同。下图为我国行政区划图。据此完成1~2题。1.①②③④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  )A.内蒙古、秦、藏、滇B.秦、内蒙古、滇、藏C.滇、内蒙古、秦、藏D.秦、内蒙古、藏、滇2.与①②③④四个省级行政区对应的传统民居分别为(  )A.“竹木的家”“地下的家”“流动的家”“石头的家”B.“地下的家”“竹木的家”“流动的家”

2、“石头的家”C.“石头的家”“竹木的家”“地下的家”“流动的家”D.“流动的家”“地下的家”“石头的家”“竹木的家”1.A 2.D [第1题,由行政区划图可知,①为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②为陕西省,简称“陕”或“秦”;③为西藏自治区,简称“藏”;④为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故A项正确,B项、C项和D项错误。第2题,由上题解析可知,①为内蒙古,以游牧业为主,为适应游牧业发展,传统民居为蒙古包,被称为“流动的家”;②为陕西省,部分区域位于黄土高原上,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传统民居为地坑院和窑洞,被称为“地下的家”;

3、③为西藏,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传统民居就地取材,多以石头为建筑材料,被称为“石头的家”;④为云南,森林分布广,云南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气候湿热,典型的传统民居为竹楼,以竹木为原料,被称为“竹木的家”。综上可以判断D项正确,A项、B项和C项错误。](2018·山西太原二模)下图示意2018年1月29日至2月7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等值线分布。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图中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凝冻灾害(气温剧烈下降并伴有雨雪冰冻),给交通、电力、农业等部门造成较大的损失。据此完成3~4题。3.该时段内

4、,图示区域低温凝冻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可能是(  )A.藏南 B.青海 C.川西 D.滇东4.据图推测,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甲行政区此时段(  )A.积雪量大,大气反射量多B.积雪量大,地面吸收量多C.积雪量少,大气吸收量少D.积雪量少,地面反射量少3.D 4.D [第3题,由图可知,四川、云南东部地区气温低于平均气温较多,说明低温凝冻灾害较严重,故D正确。第4题,图示甲行政区气温距平大于0℃,说明该时段其气温高于平均气温,则积雪量少于平均状况;因积雪能增大地面反射率,则因积雪量少而地面反射量少。](2018·山东潍坊二模

5、)下表为2016年东北某河流下游河段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该河段自西南流向东北。据此完成5~6题。月份123456发送量(万人)0.00.00.00.015.642.5月份789101112发送量(万人)72.8110.8135.1156.3156.3156.35.该河段在下列时间能发生凌汛的是(  )A.3月B.6月C.10月D.12月6.该河段航运的大致规律是(  )A.1~4月份因河流断流而停止B.8月份旅客发送量最大C.5~10月份旅客发送量逐月增加D.至少营运8个月5.C 6.B [第5题,凌汛发

6、生在河水初冻(秋末冬初)、河冰开始融化(春季)时,表中显示1~4月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为0,说明河水已经全部封冻,不可能出现凌汛;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10月大于9月,但11月没有增加,说明10月河流开始封冻,故C正确。第6题,表中后一个月的数据减去前一个月数据,就是本月的旅客发送量,计算可知8月发送量最大,且5~8月逐月增加、8~10月逐月减少。](2019·河南名校压轴联考)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如下左图)。利用这种技术,在太湖的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和土分离,新的耕地出现。在每条溇港与太湖交汇

7、处建有一道水闸(如下右图),这也是控制太湖南部地区灌溉与排水的关键。2016年11月8日,太湖溇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在世界农田灌溉与排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材料回答7~9题。7.古人用竹子和木头筑墙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原料丰富B.竹子和木头结实耐用C.竹子和木头质量轻,便于运输D.竹子和木头墙体便于水土分离8.有关溇港灌溉与排水工作原理描述正确的是(  )A.溇港南宽北窄,为获得更多水源B.溇港南宽北窄,为防止交汇处泥沙淤积C.太湖南部雨季时,水闸应该关闭D.太湖地区伏旱时,水闸应该关闭9

8、.当时溇港的建设,对该流域产生的影响是(  )A.旱涝灾害加剧,农业损失变大B.植被覆盖率减小,河流含沙量变大C.空气湿度变大,降水增多D.季风气候稳定,降水变率减小7.D 8.B 9.B [第7题,由“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可知,竹子和木头筑成的墙体的作用主要是促使水土分离。第8题,溇港南宽北窄,可加快入溇港和出溇港的水流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