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6 风筝 教学反思1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6 风筝 教学反思1

ID:44736737

大小:21.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7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6 风筝 教学反思1_第1页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6 风筝 教学反思1_第2页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6 风筝 教学反思1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6 风筝 教学反思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6、《风筝》教学反思《风筝》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用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本文的教学重点是:1.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2.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

2、学效果:1.首先,我给学生营造了独立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主要内容.因为阅读是理解的前提,所以我切实地抓住了阅读这一环节.第一节课基本上用来朗读,既有听课文录音朗读,又有指名学生朗读,还有自由读、齐读、赛读等,要求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过多遍后,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就了然于胸了,对文章的思想感情也有了体会.随着朗读的深入,体会就越深刻,而朗读就越有感情.2.其次,我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没有再像以前那样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谈对课

3、文的理解,我认真倾听,所以学生发言踊跃.文章丰富的蕴含和深邃的思想全是学生们发掘出来的,很好地实现了从多个角度解读课文这一教学目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再次,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合作探究来解决课文中的疑难问题.如对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理解,对文中表现的亲情的理解,对文中一些语意晦涩的句子的理解等,都是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自行解决,不拿标准答案束缚学生,允许答案多元,这唤醒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学生们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许多学生的回答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课堂气氛十分轻松、活跃、和谐,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和合

4、作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二、成功之处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激趣导入,诱发活力.在上课开始,以“小朋友,你们在课余生活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可是我们的贾平凹爷爷说……”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引导他们自读课文.在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在读中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学生的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得到提升.三、不足之处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到位.“找风筝”的过程讲解朗读不够,学生还没有真正体会到找风筝的心情变化.最后可以让学生续写文章结尾,发散学生思维.四、改进措施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

5、做:首先.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并引出秋天童年趣事的话题,接着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谈感受.然后交流思考:如果我放风筝时风筝断了、丢了会有怎样的心情?最后拓展延伸:读课文最后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