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三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后练习(含解析)苏教版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三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后练习(含解析)苏教版

ID:44748693

大小:465.8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7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三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后练习(含解析)苏教版_第1页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三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后练习(含解析)苏教版_第2页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三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后练习(含解析)苏教版_第3页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三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后练习(含解析)苏教版_第4页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三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后练习(含解析)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三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后练习(含解析)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解析:选C A项,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B项,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故B正确;C项,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低温萃取,属于物理方法,故C错误;D项,剑刃硬度要大,所以用碳

2、铁合金,故D正确。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中,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氯水、水银 ②化合物:CaCl2、NaOH、HCl、HD ③电解质:明矾、生石膏、冰醋酸、氯化银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A.①③         B.②③C.③④D.④解析:选C 水银是汞单质,是纯净物,故①错误;HD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②错误;明矾、生石膏、冰醋酸、氯化银都是电解质,故③正确;C60、C70、金刚石、石墨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④正确。3.下列物质与类别不对应的是(  )ABCD小苏打食用

3、油淀粉84消毒液盐高分子化合物糖类混合物解析:选B A项,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是NaHCO3,属于盐;B项,食用油的成分为油脂,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分子,不属于有机高分子;C项,淀粉属于糖类;D项,“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4.(2018·胶州模拟)下列对化学知识概括合理的是(  )A.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B.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C.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解析:选C A项,酸性氧化物也可能是金

4、属氧化物,如Mn2O7,错误;B项,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同种化合价也可能对应多种氧化物,如NO2和N2O4中N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错误;C项,只有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都是胶体,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D项,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金属单质,错误。5.德国著名行业杂志《应用化学》上刊登文章介绍:某中德联合研究小组设计制造了一种“水瓶”,用富勒烯(C60)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双氧水、水玻璃都

5、是纯净物B.石墨和C60互为同位素C.磷酸钙中所含的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解析:选D 水、双氧水都是纯净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A错误;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钙元素是长周期元素,C错误;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D正确。6.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我国传统制作工艺中,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用氧化铁作外墙涂料B.铸造司母戊鼎C.火法炼铜D.淘金制饰品解析:选C A项,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

6、利用氧化铁的颜色作外墙涂料,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错误;B项,铸造司母戊鼎是改变合金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错误;C项,火法炼铜的原理为Cu2S+O22Cu+SO2,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反应,正确;D项,金化学性质稳定,淘金制饰品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错误。7.下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解析:选B A项,生成炭黑的实验中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变化,错误;B项,净水过程,无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物理变化,正确;C项,小苏打为NaHCO3,柠檬酸为酸性物质,二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O2,发生了化学变

7、化,错误;D项,醋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CaCO3反应,生成气体,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错误。8.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D.向品红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解析:选C A项,都发生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B项,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反应,但均无颜色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项,均为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9.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8、 )A.用明矾净化水B.甘油加水作护肤剂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