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1讲城市空间结构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1讲城市空间结构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

ID:44749485

大小:2.45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10-27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1讲城市空间结构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1讲城市空间结构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1讲城市空间结构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1讲城市空间结构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_第4页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1讲城市空间结构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1讲城市空间结构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讲 城市空间结构考纲展示考查方向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1.以城市功能分布图、地租曲线图、城市规划图等为背景,考查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分布及成因,分析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的原因。2.以区域地图、聚落分布图等为背景,考查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分布的地理条件,考查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基础全面梳理一城市区位分析1.区位: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2.区位因素3.城镇空间布局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

2、口岸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1)自然因素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2)城市的分布与人口、生产力的分布相一致,即人口密度高、生产力水平高的地区,城市密度也较高。二城市土地利用1.定义:指在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把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根据其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加以改造、利用和保护的过程。2.作用:反映出城市布局的基本形态和城市功能的地域差异。3.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2.城市空间结构(1)西方城市学说:有A同心圆、B扇形和C多核心三种理论模

3、式。(2)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在城市用地和功能分区上反映出严格的等级制度,同时又因地制宜,自由布置。四中心地理论1.概念: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2.作用: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3.主要内容(1)城镇规模:大小与数量成反比。(2)城镇空间分布:主要受制于商业因素、行政因素和交通运输因素。(3)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六边形数目少;低级中心地相反。(4)层次性: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1.城市功能分区是否等于城市用地?城市功能分区和

4、城市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等。2.城市功能区在城市形成初期就有吗?没有。城市形成初期,功能单一,各种活动混在一起,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集聚,才形成了功能分区。3.同一等级城市规模相近,对吗?不对。不同地区的同一等级的城市受区域环境的影响,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城市规模等差异很大。如拉萨与武汉属于同一等级城市,规模相差很大。考点深度研析考点  城市区位与城市等级体系1.城市区位分析2.城市等级体系3.影响城市等级体系的因素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

5、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此外,人口条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具体内容对比如下:影响因素影响表现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如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副食品等)条件、丰富的劳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人口条件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和

6、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门槛人口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2018·全国卷Ⅲ)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1)~(3)题。(1)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C.资金供应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2)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

7、”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从事商业活动B.留守子女上学C.兼顾务工务农D.扩大种田规模(3)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思维探究][答案] (1)D (2)C (3)B考向1 城市等级体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