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原文注释翻译

《孟子》原文注释翻译

ID:44773511

大小:98.00 KB

页数:81页

时间:2019-10-28

《孟子》原文注释翻译_第1页
《孟子》原文注释翻译_第2页
《孟子》原文注释翻译_第3页
《孟子》原文注释翻译_第4页
《孟子》原文注释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孟子》原文注释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课:求仁自可得恻①隐之心②,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③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注释:①恻:cè②恻隐之心:同情心③铄:shuò强加,熏染译文:孟子说:“同情心就是仁;羞耻心就是义;恭敬心就是礼;是非心就是智。(可见)仁、义、礼、智不是由外界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具有的,只是不去思考这些罢了。所以说,‘探求就能得到它们,放弃就会失掉它们。”链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yú)。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

2、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孟子》有七篇十四卷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告子曰:“……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

3、,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①∣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②而跃之,可使过颡③;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注释:①信:确实②搏:拍打 ③颡:sǎng额头译文:告子说:“人性本来就不分善与不善,就像水流本来不分向东向西一样。”孟子说:“水流确实是本来不分向东向西的,难道也不分向上向下吗?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水,拍打一下叫它飞溅起来,也能使它高过人的额头;阻挡住它叫它倒流,可以使它流到山上。这难道是水的本性

4、吗?是形势导致这样的。第二课:良知、良能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①者,及②其长③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④亲,仁也;敬长⑤,义也;无他,达⑥之天下也。”注释:①亲:父母。②及:等到。③长:长大。④亲:爱。⑤长:兄长。⑥达:通达。译文: 孟子说:“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经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孩童没有不知道爱自己父母的;等到长大了没有不知道要敬重自己兄长的。爱父母就是仁,敬兄长就是义,这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仁和义)是通行于天下的。”思则得之公都子问曰:“钧①是人也,或

5、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②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③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④天之所与⑤我者,先立乎其大者⑥,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注释:①钧:钧通均同样。②从:随③蔽:蒙蔽。④此:这⑤与:赋予⑥大者:主要译文:公都子问道:“同样是人,有的成为君子,有的成为小人,为什么?”孟子说:“顺从大体的人成为君子,顺从小体的人成为小人。”公都子说:“同样是人,有的顺从大体,有的顺从小体,为什么?”孟子

6、说:“耳朵、眼睛的官能是不会思考的,所以容易被外物蒙蔽,它们与外在事物相接触时即被诱惑。心的官能是思考,思考便有所得,不思考便无所得。这是上天赋予我们的,先确立主要的东西,次要的东西就无法与它争夺了。之所以成为君子仅此而已。”第三课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天︱将降大任①︱于②是③人也,必︱先苦④︱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⑤︱其身,行︱拂乱⑥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⑦益︱其所不能。注释:①降大任:使其担任大事。②于:给③是:这④苦:使……受苦⑤空乏:使……穷困缺乏⑥拂:拂逆不顺⑦曾通增译文:所以,上天要把重大的责任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

7、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做事时拂逆扰乱他的所作所为.以此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穷达不失志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①矣。故士穷不失义,达②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③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⑤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注释:①嚣嚣:悠然自得的样子。②达:显达。③得己:已得,自得。④泽:福泽,恩泽。⑤见:通现译文: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

8、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