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动物保护系统

珍稀动物保护系统

ID:44773540

大小:1.28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28

珍稀动物保护系统_第1页
珍稀动物保护系统_第2页
珍稀动物保护系统_第3页
珍稀动物保护系统_第4页
珍稀动物保护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珍稀动物保护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珍稀动物保护系统珍稀动物野外监测站珍稀动物野外监测站是珍稀动物生存自然环境、珍稀动物定位与跟踪、种群保护、野化训练、野外抢救、野化放归以及珍稀动物科研管理的前方触角。通过建立在珍稀动物栖息地、野化训练基地的监测站,将前方的自然环境数据、珍稀动物声音、视频、位置等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将相关信息传递到后端,后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形成珍稀动物野保护的相应模式、产生保护预警、生成保护预案、进行合理处置,最终达到保护珍稀动物的目的。珍稀动物野外监测站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可以采用如下三种不同的建设模式:1、全新建立珍稀动物野外监测站:这种模式

2、是指在珍稀动物保护关键地区、野化培训地区等建立相应的铁塔或建筑物,安装相应的野外监测设备,对珍稀动物进行全面的监测;2、在瞭望塔上改建珍稀动物野外监测站:在现有的林业瞭望塔上安装珍稀动物野外监测设备,借用瞭望塔的基础设施,构建珍稀动物野外监测站;3、在运营商基站上搭载珍稀动物野外监测站:各通讯运营商在野外建立的基站,具备了电力、通讯、铁塔等基础设施,只需要在其上加装监控的设备,通过其网络进行珍稀动物的保护。文档实用珍稀动物野外监测站是为珍稀动物的行为模式研究、生态安全保护、野化训练等提供技术手段和数据支撑,通过珍稀动物野监测站主要实现如下功能:1、环境数据收集:对监

3、测站周边的自然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雨量等相关要素进行收集和存储,这些数据对研究珍稀动物的生存环境提供实时数据,以及对研究环境变化提供连续的数据进行分析。2、珍稀动物智能识别:通过安装在前端的摄像头,对监测站周边的进行实时的视频监控,对每一个监控画面进行智能处理,自动的发现珍稀动物,并对其进行定位、跟踪。3、珍稀动物声音收集:对监测站周边的声音数据进行收集,经过前端的智能识别处理器,过滤出所保护的珍稀动物声音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和传输,进行为后端研究不同的珍稀动物不同时期不同声音模式提供数据支撑。4、珍稀动物定位与跟踪:对监测站发现的珍稀动物进行定位

4、,发出预警信息,并对所发现的个体进行实时的录像、录音动作,对珍稀动物的行动路线进行跟踪,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其路线上的下一个监控点,完成对珍稀动物生活范围、行动路线等的考察、研究。5、珍稀动物保护通讯支撑:珍稀动物大多活动在野外环境中,更加详实、更加全面的保护需要增加灵活的、机动的研究人员实地考察研究和记录,所以通过监测站为研究人员进行野外调研提供通讯支撑,以保障人员安全、通信畅通。6、文档实用保护动物个体管理:监测站完成其周边被标识的动物个体进行接入、定位和跟踪。对于珍稀动物个体,如野化训练的个体、放归个体等增加定位项圈或其它装置,当该个体进入到监测站监测范围之后,对

5、其全部活动进行记录和管理。1、监测站自身保护:由于监测站地处野外,防盗、防破坏等是防范措施是基础,通过电子围栏等对监测站自身进行监控、预警、人为干预、录像等。珍稀动物野外监测站构成如下图所示:如上图所示,珍稀动物野外监测站的组成,其包括:1、文档实用气象要素站:气象要素站通过对珍稀动物野外监测站所处位置的湿度、温度、风向、风速、气压及雨量等要素;1、数据云台:对前端视频监控设备进行控制,实现对监控画面的角度、远近等进行控制。2、摄像机:对前端的进行实时的视频监控,根据不同的监控精度要求选择不同镜头。3、短波电台及Wifi接入:实现监控点周边的语音通讯和数据接入。4、

6、视频编码器:对前端接入的监控图像进行编码、解码;5、太阳能及风力:为监控点提供补充电力支持。6、基站控制器:对整个基站相关设备进行控制、监控和收集;7、微波发射/中继:通过微波对基站收集的视频数据向后方传递;8、拾音:对监控点周边的声音进行收集。9、智能处理器:智能处理器对摄像头获取的图像进行智能识别,对珍稀动物进行发现,对音频数据进行过滤识别。10、北斗:实现基站与控制中心进行时间通步,预警信息传递、控制信息传递,实现前端与后端的互动。珍稀动物个体携带器文档实用珍稀动物个体携带器是指安置在动物个体上用于获取地理位置以及周围环境参数等信息的设备,然后通过信息接收器将

7、珍稀动物个体携带器获取的位置及周围环境参数等信息并传输给后台信息处理系统的设备,后台的信息处理系统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研究人员要求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输出结果。珍稀动物个体携带器,用于标识监控物,并反馈被监控物的反馈,收集动物个体相关信息,对于大熊猫的保护来说,根据大熊猫的实际情况,采取北斗颈圈的形式。在对大熊猫进行野化训练、个体跟踪、种群研究时,通过该项圈对大熊猫个体信息的位置、健康、声音等数据进行收集,作为后台处理系统的数据源头。由于大熊猫生存在野外状态下,需要该定位跟踪器能够在较长期持续采集数据,因此需要保证大熊猫个体携带设备能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长期稳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