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耕文化综述

中华农耕文化综述

ID:44774963

大小:443.5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8

中华农耕文化综述_第1页
中华农耕文化综述_第2页
中华农耕文化综述_第3页
中华农耕文化综述_第4页
中华农耕文化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农耕文化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目录一·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2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主要文化类型、内容2(一)精耕细作传统2(二)传统农业技术3(三)治水文化3(四)物候与节气3(五)农业生态4(六)农产品加工4(七)茶文化4(八)蚕桑文化4(九)古代农学思想与农书5(十)民间艺术——年画、剪纸、农民画、蜡染5三·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旅游价值分析5(一)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点5(二)传承农耕文化是发展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基石6四·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状况7(一)我国目前农耕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及现状7(二)我国传统农耕文化旅游保护状况81、GIAHS保护项目82、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83、法律及政策保护8五·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考9(一)反思9(二)对策91、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92、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0六·小结10综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及其旅游发展研究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今天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发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彭金山著《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西北民族研究》出版日期:2011年第1期145-150页文档实用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耕耘畜养绵延了上万年在这年复一年的春种夏耕,秋收冬藏的农业实践

3、中,华夏民族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农耕文化。他们不仅在发明与革新农具、改革农艺、治水灌溉、桑茶利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一套独特的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的技术体系,使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不断提高,而且在与大自然的长期互动中,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民间艺术,孕育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中央文化源泉。一·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关于农耕文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界定。但一般认为,农耕文化是通过农业耕种所创造和积累的,与农业

4、社会有关的物质文化精神的总和。从广义上来看,农耕文化是对农业社会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总称,既包括法律、法规和各式各样的规则,也包括社会风俗、习惯、价值形态等。从狭义上来看,农耕文化等同于小农文化,通常也被称为小农意识,主要包括农业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农事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耕文化就是产生于农民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对农村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风尚起着重要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同时也铸就了各地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特别是铸就了中

5、华民族以和为贵的理念,孕育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激励着人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理想,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重要的文化基础。陈丽军,夏庆利,王庆著《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分析》《湖北农业科学》出版日期:2012年第4期863—864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夏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农耕文明推崇自然和谐,契合中华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的乐天知命原则,乐天是知晓宇宙的法则和规律,知命则是懂得生命的价值和真谛。应时、取

6、宜、守则、和谐的理念已广播人心,所体现的哲学精髓正是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文档实用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主要文化类型、内容(一)精耕细作传统中国古代农业最显著的特点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制度之上,以发掘土地增产潜力,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目的的精耕细作传统。在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演进过程中黄河流域逐渐形成了土地连作、多熟种植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通过深耕熟耰、中耕管理、抗旱保墒、施用肥料、种植绿肥等措施,以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作物产量。隋唐以后,随着南方的开发,曲辕犁的发明,以耕、耙、耖配套的南方水田精耕细作体系逐渐形成并深入发展。沈镇昭隋斌主编《中国农耕文化》

7、出版地: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年:2012年3月011页(二)传统农业技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先民们在不断完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同时,还发明、创造并运用了许多合理有效的技术,包括作物品种穗选技术、作物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植物嫁接技术、畜禽的杂交利用技术、鱼类分层混养技术等。这些代代相传并不断完善的传统农业技术显现了古代先民们的创造力,也铸成了中华古代农业科学技术成就的灿烂与辉煌。沈镇昭隋斌主编《中国农耕文化》出版地: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年:2012年3月021页(三)治水文化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水的忧患意识就异常强烈,其黄河上下、大江南北水灾旱灾彼落此起,是世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