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概论 第七章 油气储运系统安全

油气储运概论 第七章 油气储运系统安全

ID:44789968

大小:1.23 MB

页数:89页

时间:2019-10-29

油气储运概论 第七章  油气储运系统安全_第1页
油气储运概论 第七章  油气储运系统安全_第2页
油气储运概论 第七章  油气储运系统安全_第3页
油气储运概论 第七章  油气储运系统安全_第4页
油气储运概论 第七章  油气储运系统安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油气储运概论 第七章 油气储运系统安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油气储运系统安全第七章第一节油库消防技术一、油库火灾和爆炸的原因主观上:麻痹大意;不遵守规章;等等。客观上:明火、金属撞击火花、静电、雷电、电器设备过热故障、可燃物燃烧、库外火源。二、石油产品的易燃、易爆性的衡量判据易燃性的衡量:闪点、燃点、自燃点易爆危险性衡量:爆炸极限1、燃烧三、燃烧与灭火(一)燃烧及燃烧过程定义:同时伴有发光、发热的激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三要素(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 三要素助燃物 导致燃烧的能源(点火源)3、燃烧过程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是在蒸气或气体状态下进行的。燃烧的过程可用下面的框图给出。气体最容易燃烧,只要达到其本身氧化分解所 需要的热量便能迅速燃烧

2、,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部烧光。液体在火源作用下,首先蒸发,然后蒸气氧化分解,进行燃烧。固体燃烧,如果是简单物质,如S、P等,受热时首先熔化,然后蒸发、燃烧,没有分解过程;如果是复杂物质,在受热时,首先分解生成气态或液态产物,然后气态或液态产物的蒸气着火燃烧。几种燃烧形式:按照燃烧反应相的不同分为:均相燃烧、非均相燃烧。可燃气体的燃烧形式:a)混合燃烧b)扩散燃烧可燃液体、固体的燃烧形式: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4、燃烧机理简介连锁反应认为:在空气中存在着游离态的原子、离子的具有一定能量的活性基因,或称活化基、活化中心。主要是原子氧、氢、氢氧化合物:O*、H*、OH*(*表示是活化

3、基)氢的燃烧,连锁反应可以写成下面几个步骤:H*+O2→O*+OH* O*+H2→H*+OH* 2(OH*+H2)→2(H*+H2O)上面三个反应的总和相当于下面一个化学方程式H*+3H2+O2→2H2O+3H*以上的反应过程称为连锁反应中的一个链。一个活化基参加一个链的反应可产生三个活化基,这三个活化基则可分别在下一个链中产生更多的活化基(分别产生三个),从而形成一种活化基增殖的反应链,整个燃烧过程就得以加剧,持续下去。氢在氧中的燃烧是最简单的燃烧之一,但是这个简单的燃烧例子明白地说明了活化基在燃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其他具有复杂分子结构的易燃物、可燃物,其燃烧过程可能不同,可能更复

4、杂,但活化基仍起着与氢在氧中燃烧时类似的、相当重要的作用。H*+3H2+O2→2H2O+3H*(二)爆炸及爆炸极限1、爆炸的基本概念定义:物质自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根据爆炸压力波传播速度,可将爆炸分为:轻爆:传播速度:每秒几十厘米~数米(数十厘米~数米/秒)爆炸:传播速度每秒10米~几百米(10米~数百 米/秒)爆轰:传播速度每秒1000m~7000m(1000~7000m/s)2、爆炸分类由物理变化而引起的爆炸。物质因压力等状态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现象称为物理性爆炸。物理性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1)物理性

5、爆炸(2)化学性爆炸由于物质发生极迅速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成为化学性爆炸。化学性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成分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化学爆炸按爆炸时所产生的化学变换,可分为三类:a、简单分解爆炸这类爆炸在爆炸发生时,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爆炸所需的热量是由爆炸物质本身分解所产生的,如:叠氮铅、乙炔银等等,这类物质非常危险,有轻微振动即可引起爆炸。PbN6→Pb+3N2Ag2C2→2Ag+2Cb、复杂分解爆炸这类爆炸发生时,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的氧气由本身的分解反应供给。所有的炸药属此类爆炸。c、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由可燃气体、蒸气及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混合物的爆炸均属此类爆炸。这类

6、爆炸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爆炸性物质的含量、含氧量、激发能源等等。同此,其危险性较前二类要低,但极普遍,造成的危害性也较大。3、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一种混合物,可燃气体、空气在混合物中各自占有一定的比例。该混合物是否能燃烧或爆炸的内因就在于可燃气体占据什么样的比例。从机理上讲,爆炸性混合物爆炸属于混合燃烧的剧烈形式。爆炸下限: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组成的 混合物能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 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 下限。爆炸上限: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上限。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a、原始温度;b、原始压力;c、含惰性介质量。(三

7、)灭火方法(1)冷却法: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在燃点以下;减缓可燃气体产生的速度。(2)窒息法;(3)隔离法;(4)化学中断法。四、灭火剂目前主要的灭火剂有:水、砂、二氧化碳、四氯化碳、化学泡沫、空气泡沫、干粉和卤化物(卤代烷)。油库中常用的有:水蒸气、化学泡沫、干粉、卤化物和空气泡沫。卤代烷的命名:以C、F、Cl、Br溴、为顺序,分子式中原子个数取代号。如:CF2ClBr,命名为“1211”灭火剂。CF2Br,命名为“1201”灭火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