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实验报告

关于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实验报告

ID:44816695

大小:158.3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30

关于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实验报告_第1页
关于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实验报告_第2页
关于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实验报告_第3页
关于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实验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选择性的定义、测试及计算方法。二、实验仪器;名称型号用途编号示波器展现波形万用表测直流电压扫频仪展现频谱直流稳压电源提供直流偏置高频毫伏表测高频电压3实验内容及步骤(电路图、设计过程、步骤);四、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中电路部分元器件值,R2=10KΩ,R3=1KΩ,R10=2KΩ,R12=51Ω,R13=10KΩ,R24=2KΩ,R27=5.1KΩ,R28=18KΩ,R30=1.5KΩ,R31=1KΩ,R32=5.1KΩ,R33=18K

2、Ω,R35=1.5KΩ,W3=47KΩ,W4=47KΩ,C20=1nF,C21=10nF,C23=10nF。(一)、单级单调谐放大器1、计算选频回路的谐振频率范围如图1-8所示,它是一个单级单调谐放大电路,输入信号由高频信号源或者振荡电路提供。调节电位器W3可改变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调节可调电容CC2和中周T2可改变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谐振回路的电感量L=1.8uH~2.4uH,回路总电容C=105pF~125pF,根据公式图1-8单级单调谐放大器实验原理图2、检查连线正确无误后,测量电源电压正常,电路中引入电压。实验板中,注意TP9接地,TP8

3、接TP10;3、用万用表测三极管Q2发射极对地的直流电压,调节可变电阻使此电压为5V。4、用高频信号源产生频率为10.7MHz,峰峰值约400mV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调节电感电容的大小,适当调节静态工作点,使输出信号Vo的峰峰值Vop-p最大不失真。记录各数据,得到谐振时的放大倍数。5、测量该放大器的通频带、矩形系数对放大器通频带的测量有两种方式:(1)用扫频仪直接测量;(2)用点频法来测量,最终在坐标纸上绘出幅频特性曲线。此处选用以扫频仪测量在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曲线上读取相对放大倍数下降为0.1处的带宽BW0.1或0.01处的带宽BW0.01

4、。则矩形系数,,其中BW0.7为放大器的通频带。(三)双级单调谐放大电路如图1-10所示,电路连接TP9接地,TP8接TP15,TP20接地,TP19接TP10。若输入信号的峰峰值为几百毫伏,经过第一级放大器后可达几伏,此信号幅度远远超过了第二级放大器的动态范围,从而使第二级放大器无法发挥放大的作用。同时由于输入信号不可避免地存在谐波成分,经过第一级谐振放大器后,由于谐振回路频率特性的非理想性,放大器也会对残留的谐波成分进行放大。所以在第一级与第二级放大器之间又加了一个陶瓷滤波器9(FL3),一方面滤除放大的谐波成分,另一方面使第二级放大器输入信号

5、的幅度满足要求。4实验原始数据及处理;见附件5误差分析;实验电路不是自己选择元件参数,故无法计算理论值,无法估计误差6课后思考题;1、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答:主要有谐振频率,谐振增益(vA),通频带,增益带宽积,矩形系数2、单级单调谐放大器的电压增益AV0与什么因素有关?当谐振回路中的并联电阻R变化时,AV0及BW0.7将怎样变化?答:AV0与电路的直流工作点有关,还和负载有关,在此中即和谐振回路的阻抗有关,因此在回路发生谐振的时候,增益会变大。而由于增益带宽积一定的,所以当增益变大时,贷款会减小,反之亦然。3、讨论场效应管调谐放

6、大器与晶体管放大器的优缺点。答:场效应管调谐放大器的优点:场效应管由于栅极电流很小,而且基本不受少子的影响,故工作稳定,不易受温度影响;场效应段放大器的缺点:放大倍数太;小,有时无法满足实验要求晶体管放大器的优点:放大倍数大;晶体管放大器的缺点:载流子为少子,受温度影响很大,所以工作极易受外界环境干扰,不稳定。4、回路的谐振频率和那些参数有关?如何判断谐振回路处于谐振状态?答:贿赂谐振频率主要和电容电感的大小有关,由于谐振实放大电路输出的增益应最大,故只要测出功率最大的频率即谐振频率。5、影响小信号放大器不稳定的因素有那些?如果实验中出现自激现象,

7、如何解决呢?答:有温度,电阻电容值,信号源等等。如果实验中出现自激现象可以使用:(1)中和法:在晶体管的输出和输入端之间插入一个外加的反馈电路,使它的作用恰好和晶体管的内反馈互相抵消。具体线路如图1-5,CN为外接电容,(2)失配法:失配法一般采用共射一共基级联放大器实现,失配法是用牺牲增益换来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如图1-6所示。7实验总结及心得体会;实验阐述的基本原理为晶体管高频谐振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晶体管集电极负载通常是一个由LC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由于LC并联谐振回路的阻抗是随着频率变化而变化,理论上可以分析,并联谐振在谐振频率处呈现纯阻,

8、并达到最大值。即放大器在回路谐振频率上将具有最大的电压增益。若偏离谐振频率,输出增益减小。总之,调谐放大器不仅具有对特定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