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浆输送管道位移检测系统论文设计

矿浆输送管道位移检测系统论文设计

ID:44834142

大小:1.21 MB

页数:77页

时间:2019-10-30

上传者:linlin921
矿浆输送管道位移检测系统论文设计_第1页
矿浆输送管道位移检测系统论文设计_第2页
矿浆输送管道位移检测系统论文设计_第3页
矿浆输送管道位移检测系统论文设计_第4页
矿浆输送管道位移检测系统论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浆输送管道位移检测系统论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实用文档毕业论文矿浆输送管道位移检测系统设计——硬件部分学校:昆明理工大学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级别: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单位:应用技术学院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大全 实用文档Slurrypipelinedisplacementdetectionsystemdesign-----PartofhardwareSchool: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Faculty:FacultyofAppliedTechnologySpeciality:Electronic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Grade:StudentID:Author:Organizationofdirectingteacher:FacultyofAppliedTechnologyDirector:MaXingXiangProfessionaltitleofdirector:Lecture大全 实用文档目录摘要1Abstract2前言3第一章绪论41.1位移测量及其传感器简介41.2课题分析41.3方案的提出51.4.1单片机的选择61.4.2加速度传感器的选择6第二章传感器模块62.1MEMS传感器概述62.1.1MEMS传感器的类型和基本电路原理62.12MEMS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72.13MEMS传感器的前景82.13常用位移传感器一览表8大全 实用文档测量时工作速度可达12m/min102.2ADXL345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02.2.1ADLX345概述102.22ADXL345特性112.23ADXL345引脚图及引脚功能描述132.3ADXL345工作原理及电源时序142.31工作原理142.32电源时序142.4ADXL345通信模式152.41ADXL345通信——SPI152.42ADXL345通信——I2C172.5ADXL345内部结构电路连接方式18第三章单片机模块183.1.2AT89C51介绍203.2单片机最小系统25第四章显示模块264.1LED显示器264.2LCD显示器274.2.1LCD的分类及特点274.2.1笔段式LC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284.2.2LCD显示模块LCDM(LiquidCrystalDisplayModule)284.23LCD工作原理30大全 实用文档4.3LCD显示器的驱动接口30结论34心得体会35谢辞36参考文献37附录39附录2源程序40附录3电路图及运行图41附录4英文翻译42大全 实用文档摘要为了解决复杂地形下的矿浆输送管道线小位移引起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EMS加速度计和单片机、无线通信结合的管道小位移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供电模块、位移数据采集模块、无线数据收发模块、数据存储和显示模块,并通过串口将位移数据送Pc显示,供管道运行中控室作为判断运行安全与否的依据。实验表明:当管道位移达到阈值时,可以有效报警。系统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以有效预测管道位移。在控制领域中,经常需要进行各种位移量的测量。在实际的工业位置控制领域中,为了提高控制精度,准确地对控制对象进行检测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位移测量原理入手,详细阐述了位移测量系统的工作过程,以及硬件电路的设计、显示效果。本文吸收了硬件软件化的思想,实现了题目要求的功能。关键词:位移检测;单片机;MEMS加速度计;无线模块大全 实用文档AbstractTosolvetheproblemofsafetyofthegravity—droppedslurrypipelineinthecomplexterrain,adesignofpipelinedisplacementdetectionsystembasedonMEMSaccelerometerandthecombinationofthemicrocontrollerandwirelesscommunicationisproposed.ThesystemismainlycomposedofchipSTC89C51RC,solar—poweredmodule,thedisplacementdata—collectingmodule,wirelessdatatransceivingmodules,anddatastorageanddisplaymodule,andthedisplacementdataissentthroughtheserialporttothePCtodisplayasthebasisofjudgingtheoperatingsecuritybythepipelinecontrolroom.Experimentsshowthatwhenthepipelinedisplacementreachesthethreshold,itcaneffectivelyalarm.Atthesametime,thesystemissimpleandstableandcaneffectivelypredictthedisplacementofthepipeline.Inthecontrolfield,avarietyofdisplacementmeasurementsoftenneedtobecarriedout.Inactualindustrypositioncontroldomain,toincreasethecontrolprecision,carriesontheexaminationtothecontrolledmemberisaccuratelyveryimportant.Inthispaper,detailedworkingprocessofdisplacementmeasurementsystemisstartedwithprincipleofdisplacementmeasurement,andhardwarecircuitdesignanddisplay.Thispaperhasabsorbedtheideaofhardwareandsoftwaretoachievewiththesubjectrequiredfunctionality.KeyWords:displacementdetection;MCU;MEMSaccelerometer;wirelessmodule大全 实用文档前言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稳定的铁精矿供给已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瓶颈。国外的铁矿石价格日益增长,国内发现的大储量铁矿山多处于交通不便、地形复杂的边远山区,且许多矿山地处国家自然保护区。如何高效率、低成本、无污染地将年产数百万吨铁矿石运输到钢铁厂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铁精矿水力管道输送成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之一。昆钢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在东川建设的矿浆管道节能减排项目,运行在山势陡峭、人烟稀少、施工难度极大的云南东川包子铺矿区,它是国内首个采用自流跌落的方式,把高山选厂的铁精矿粉输送到低处过滤车间处理沉淀,全长10.748km的铁精矿矿浆管道。具有低能耗、零排放、零污染、保护生态的特点。铁精矿自流跌落管设计输送能力为50×10t/年,管道运输每年可节约2500万元。但是,东川地区地质情况复杂,如何保证矿浆输送管线安全、平稳、环保地运行,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影响管道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有:自然腐蚀、违章施工、雷击、山体滑坡等。由于包子铺厂区位于海拔3200m的山区复杂地形,到厂区需要沿公路盘山约30km,交通比较困难,对管道采用传统的巡检方式更显得十分不便。为确保其运行期间的安全可靠,必须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如:电气保护、机械保护、泄放保护、水击的预先保护控制、附加系统的控制保护等。管道的位移累积对管道危害特别大,需增加采用可靠的仪表和电气设备组成独立统,对管道线进行位移检查。由于检测位移的传统传感器测量位移都需要一定的基准来比较数据,而在山区基准固定困难,再加上山体卜的基准有可能和管道一同变化,位移量不易准确获得。针对其工程背景,提出了基于加速度计的管道位移检测系统。大全 实用文档第一章绪论1.1位移测量及其传感器简介位移是线位移和角位移的统称。位移测量在机械工程中应用很广,在机械工程中不仅经常要求精确地测量零部件的位移和位置,而且力、扭矩、速度、加速度、流量等许多参数的测量,也是以位移测量为基础的。位移是向量,除了确定其大小之外,还应确定其方向。一般情况下,应使测量方向与位移方向重合,这样才能真实地测量出位移量的大小。如测量方向和位移方向不重合,则测量结果仅是该位移在测量方向的分量。位移测量时,应当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测量点、测量方向和测量系统。位移测量系统是由位移传感器、相应的测量放大电路和终端显示装置组成。位移传感器的选择恰当与否,对测量精度影响很大,必须特别注意。针对位移测量的应用场合,可采用不同用途的位移传感器。1.2课题分析该设计的目标是以最经济的方式和最先进的技术为全社会提供一种简便、实用、经济、可靠、科学、高效的实现手段。MEMS传感器和单片机构成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以及显示控制。首先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通过A/D转换为数字信号,单片机控制数码管LCD进行数据的显示。本设计重点任务在硬件设计上,需要实现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与MEMS传感器的连接、单片机与显示模块的连接、与通信模块的连接。在这个设计中主要的工作有:1)MEMS传感器的工作原理MEMS传感器是由微传感器、微执行器、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通讯接口和电源等部件组成的一体化的微型器件系统。大全 实用文档2)学习SPI和I2CMEMS传感器的两种通信方式:SPI和I2C3)熟练使用单片机单片机构成了基本的微处理系统,它完成系统数据读取,处理及逻辑控制,数据传输任务等。4)LCD显示器的学习在单片机系统中,常用的显示器有: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简称LED;液晶显示器,简称LCD;荧光管显示器。1.3方案的提出管道的位移累积对管道危害特别大,需增加采用可靠的仪表和电气设备组成独立统,对管道线进行位移检查。由于检测位移的传统传感器测量位移都需要一定的基准来比较数据,而在山区基准固定困难,再加上山体卜的基准有可能和管道一同变化,位移量不易准确获得。针对其工程背景,提出了基于加速度计的管道位移检测系统。本设计就是基于以上需要,设计一种集体积小、计量准确、显示直观于一体的位移检测显示系统如图1-1所示。用加速度速度传感器测得位移值,经过A/D转换,输入单片机里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结果,以数码管进行显示。图1-1方案总体设计框图大全 实用文档设计内容:(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整体方案设计,确定电子元器件的选型、硬件接口的配置等。(2)进行硬件设计,要求完成各器件选择,给出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原理图和电路图。(3)焊接电路,对电路进行调试。(4)进行软件设计,根据控制要求编写软件设计流程图、程序清单等。(5)软件调试电路,调试无线传输设备。1.4.1单片机的选择由于该系统要实现的是一些基本的显示功能,要显示的数据量不是很大,为了简化电路设计和节约成本,故采用了AT89S51型8位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该型号单片机包含了8K的Flash数据存储空间可以满足存储需求。利用烧录器把程序储存到该芯片,再加上一些简单的周边电路,即可以实现一个显示发送控制集于一体的系统。1.4.2加速度传感器的选择由加速度、速度、位移之间的关系可知,通过对管道位移的运动加速度二重积分可求得管道的运动位移。本系统采用电压基准源的新型MEMS加速度传感器ADXL345获取位移加速度数据,再对加速度处理即可得出位移信息。第二章传感器模块2.1MEMS传感器概述2.1.1MEMS传感器的类型和基本电路原理大全 实用文档MEMS传感器有开环和闭环两种。在作为地震传感器之前,MEMS传感器多于自动控制领域,如美国模拟设备公司的ADX系列开环MEMS传感器。该系列加速度传感器既可以测量动态加速度,又可以测量静态加速度。由于其噪声太大,决定了它不能用作地震检波器。MEMS传感器有开环和闭环两种。在作为地震传感器之前,MEMS传感器多于自动控制领域,如美国模拟设备公司的ADX系列开环MEMS传感器。该系列加速度传感器既可以测量动态加速度,又可以测量静态加速度。由于其噪声太大,决定了它不能用作地震检波器。闭环加速度传感器基于电容变化原理,惯性质体将加速度作用进行放大并转换成电容极板的位移。差动电容的变化通过检测电路变成电信号,在经过力平衡回路反馈,激励可移动的电容极板始终处于平衡位置。反馈信号同时作为输出,它表明了输入加速度的大小。被反馈力测量的传感器响应值由内部的一个5阶△∑ADC转换成数字量,输出128kHz串行数据位流。2.12MEMS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标准惯性质体的上下表面各沉积着一层导电层(硅片上掺杂金或铝),固定帽上下表面也有沉积层,由此在标准惯性质体和固定帽之间形成可变电容每一块MEMS由4个独立的硅晶片组成,质量体的上下表面是电容器的负极,上下两个极板是电容器的正极。两个极板的间距大约为lOμm,即质量体的最大位移在±5μm之间。设两电容(C1、C2)极板间距分别为X1,X2,当惯性质体以加速度a位移时,电容比率为在MEMS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中,其下端盖与质量体之间的电容为C1,施加的电压为V1;其上端盖与质量体之间的电容为C2,施加的电压为V2。未加电时传感器处于休眠状态,重力g向下拉动质量体,此时C1>C2;加电后启动循环,调整V1与V2的大小,以产生一个力来克服重力,直到C1=C2、F1大全 实用文档+F2=g,传感器达到平衡,准备记录信号。当接收到沿工作轴向的地震信号时,C1与C2的值被持续不停地采样测量,它们的比例随着质量体移动而不停变化,同时负反馈循环回路改变V1与V2的大小以产生补偿,使质量体向中心位置移动。传感器根据为保持质量体回到中心所需的校正而得到输出信号,而垂直于传感器工作轴向的地震信号则被支撑弹簧阻止,不产生信号输出。2.13MEMS传感器的前景根据ICInsight最新报告,预计在2007年至2012年间,全球基于MEMS的半导体传感器和制动器的销售额将达到1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与2007年的41亿美元相比,五年后将实现97亿美元的年销售额。2007年到2012年间,基于MEMS的传感器和制动器的单位出货量将以27%的CAGR增长,2007年的出货量为13亿件,五年后将达43亿件。同期内传感器/制动器的单位出货量预计以23%的CAGR增长,2012年出货量将达到121亿件,在2007年的出货量是43亿件。若计入各类技术实现的传感器/制动器,则其市场总规模预计将达到119亿美元。根据该报告,基于MEMS的制动器在2007年将占据整体传感器/制动器市场份额的54%。们认为在物联网时代,MEMS传感器凭借着其体积小、成本低以及可与其他智能芯片集成在一起的巨大优势,必将成为传感器的主要生产技术。2.13常用位移传感器一览表型式测量范围精确度直线性特点电阻式滑线式线位移1~300mm±0.1%±0.1%分辨力较好,可静态或动态测量。机械结构不牢固角位移0~360°±0.1%±0.1%变阻器式线位移1~1000mm±0.5%±0.5%大全 实用文档结构牢固,寿命长,但分辨力差,电噪声大角位移0~60r±0.5%±0.5%应变式非粘贴的±0.15%应变±0.1%±1%不牢固粘贴的±0.3%应变±2%~3%使用方便,需温度补偿半导体的±0.25%应变±2%~3%满刻度 ±20%输出幅值大,温度灵敏性高电感式自感式变气隙型±0.2mm±1%±3%只宜用于微小位移测量螺管型1.5~2mm测量范围较前者宽,使用方便可靠,动态性能较差特大型300~2000mm0.15%~1%差动变压器±0.08~75mm±0.5%±0.5%分辨力好,受到磁场干扰时需屏蔽涡电流式±2.5~±250mm±1%~3%<3%分辨力好,受被测物体材料、形状、加工质量影响同步机360°±0.1°~±7°±0.5%可在1200r/min转速工作,坚固,对温度和湿度不敏感微动同步器±10°±1%±0.05%非线性误差与变压比和测量范围有关旋转变压器±60°±0.1%电容式变面积10-3~103mm±0.005%±1%受介电常数因环境温度、湿度而变化的影响变间距10-3~10mm0.1%分辨力很好,但测量范围很小,只能在小范围内近似地保存线性霍尔元件±1.5mm0.5%结构简单,动态特性好感应同步直线式10-3~104mm2.5μm~大全 实用文档器250mm模拟和数字混合测量系统,数字显示(直线式感应同步器的分辨力可达1μm)旋转式0o~360°±0.5°计量光栅长光栅10-3~103mm3μm~1m同上(长光栅分辨力可达1μm)圆光栅0o~360°±0.5”磁尺长磁尺10-3~104mm5μm~1m测量时工作速度可达12m/min圆磁尺0o~360°±1”角度编码器接触式0o~360°10-6rad分辨力好,可靠性高光电式0o~360°10-6rad        2.2ADXL345三轴加速度传感器2.2.1ADLX345概述ADXL345是一款小而薄的超低功耗3轴加速度计,分辨率高(13位),测量范围达±16g。数字输出数据为16位二进制补码格式,可通过SPI(3线或4线)或I2C数字接口访问ADXL345非常适合移动设备应用。它可以在倾斜检测应用中测量静态重力加速度,还可以测量运动或冲击导致的动态加速度。其高分辨率(3.9mg/LSB),能够测量不到1.0°的倾斜角度变化。该器件提供多种特殊检测功能。活动和非活动检测功能通过比较任意轴上的加速度与用户设置的阈值来检测有无运动发生。敲击检测功能可以检测任意方向的单振和双振动作。自由落体检测功能可以检测器件是否正在掉落。这些功能可以独立映射到两个中断输出引脚中的一个。正在申请专利的集成式存储器管理系统采用一个32级先进先出(FIFO)缓冲器,可用于存储数据,从而将主机处理器负荷降至最低,并降低整体系统功耗。大全 实用文档低功耗模式支持基于运动的智能电源管理,从而以极低的功耗进行阈值感测和运动加速度测量。ADXL345采用3mm×5mm×1mm,14引脚小型超薄塑料封装。2.22ADXL345特性超低功耗:VS=2.5V时(典型值),测量模式下低至23ìA,待机模式下为0.1μA,功耗随带宽自动按比例变化,用户可选的分辨率,10位固定分辨率。全分辨率,分辨率随g范围提高而提高,±16g时高达13位(在所有g范围内保持4mg/LSB的比例系数)正在申请专利的嵌入式存储器管理系统采用FIFO技术,可将主机处理器负荷降至最低单振/双振检测活动/非活动监控自由落体检测电源电压范围:2.0V至3.6VI/O电压范围:1.7V至VSSPI(3线和4线)和I2C数字接口灵活的中断模式,可映射到任一中断引脚通过串行命令可选测量范围通过串行命令可选带宽宽温度范围(-40°C至+85℃)抗冲击能力:10,000g无铅/符合RoHS标准小而薄:3mm×5mm×1mm,LGA封装应用手机;医疗仪器;游戏和定点设备;工业仪器仪表;个人导航设备;硬盘驱动器(HDD)保护;单电源数据采集系统;仪器仪表;过程控制;电池供电系统;医疗仪器。大全 实用文档图2.1ADXL345结构示意图2.23ADXL345引脚图及引脚功能描述图2.2ADXL345引脚图大全 实用文档图2.3ADXL345引脚功能表2.3ADXL345工作原理及电源时序2.31工作原理ADXL345是一款完整的3轴加速度测量系统,可选择的测量范围有±2g,±4g,±8g或±16g。既能测量运动或冲击导致的动态加速度,也能测量静止加速度,例如重力加速度,使得器件可作为倾斜传感器使用。该传感器为多晶硅表面微加工结构,置于晶圆顶部。由于应用加速度,多晶硅弹簧悬挂于晶圆表面的结构之上,提供力量阻力。差分电容由独立固定板和活动质量连接板组成,能对结构偏转进行测量。加速度使惯性质量偏转、差分电容失衡,从而传感器输出的幅度与加速度成正比。相敏解调用于确定加速度的幅度和极性。2.32电源时序大全 实用文档电源能以不损坏ADXL345的任何时序施加到VS或VDDI/O。表6总结了所有可能的上电模式。该接口电压电平设置了接口电源电压VDDI/O,其存在确保了ADXL345跟通信总线不冲突。单电源供电模式中,VDDI/O可以等于主电源VS。然而,在双电源应用中,VDDI/O可不等于VS,只要VS大于或等于VDDI/O,就可以容纳所需的接口电压。施加VS,器件进入待机模式,此时功耗最小。器件等待施加VDDI/O和接收进入测量模式的命令。(此命令可以通过设置POWER_CTL寄存器(地址0x2D)的测量位(位D3)_启动。)此外,器件处于待机模式时,任何寄存器可以写入或读取,以配置器件。建议在待机模式配置器件,然后使能测量模式。清除测量位,器件返回到待机模式。2.4ADXL345通信模式串行通信可采用和SPI数字通信。上述两种情况下,ADXL345作为从机运行。CS引脚上拉至VDDI/O,I2C模式使能。CS引脚应始终上拉至VDDI/O或由外部控制器驱动,因为CS引脚无连接时,默认模式不存在。因此,如果没有采取这些措施,可能会导致该器件无法通信。SPI模式下,CS引脚由总线主机控制。SPI和I2C两种操作模式下,ADXL345写入期间,应忽略从ADXL345传输到主器件的数据。2.41ADXL345通信——SPI对于SPI,可3线或4线配置,如图2.4和图2.5的连接图所示。在DATA_FORMAT寄存器(地址0x31)中,选择4线模式清除SPI位(位D6),选择3线模式则设置SPI位。最大负载为100pF时,最大SPI时钟速度为5MHz,时序方案按照时钟极性(CPOL)=1、时钟相位(CPHA)=大全 实用文档1执行。如果主处理器的时钟极性和相位配置之前,将电源施加到ADXL345,CS引脚应在时钟极性和相位改变之前连接至高电平。使用3线SPI时,推荐将SDO引脚上拉至VDDI/O抑或通过10kΩ电阻下拉至接地。CS为串行端口使能线,由SPI主机控制。如图所示,此线必须在传输起点变为低电平,传输终点变为高电平。SCLK为串行端口时钟,由SPI主机提供。无传输期间,SCLK为空闲高电平状态。SDI和SDO分别为串行数据输入和输出。SCLK下降沿时数据更新,SCLK上升沿时进行采样。要在单次传输内读取或写入多个字节,必须设置位于第一个字节传输(MB)R/W位后的多字节位。寄存器寻址和数据的第一个字节后,时钟脉冲的随后每次设置(8个时钟脉冲)导致ADXL345指向下一个寄存器的读取/写入。时钟脉冲停止后,移位才随之中止,CS失效。要执行不同不连续寄存器的读取或写入,传输之间CS必须失效,新寄存器另行处理。SPI通信速率大于或等于2MHz时,推荐采用3200Hz和1600Hz的输出数据速率。只有通信速度大于或等于400kHz时,推荐使用800Hz的输出数据速率,剩余的数据传输速率按比例增减。例如,200Hz输出数据速率时,推荐的最低通信速度为100kHz。以高于推荐的最大值输出数据速率运行,可能会对加速度数据产生不良影响,包括采样丢失或额外噪声。图2.4三线大全 实用文档图2.5四线2.42ADXL345通信——I2C如图2.6所示,CS引脚拉高至VDDI/O,ADXL345处于I2C模式,需要简单2线式连接。ADXL345符合《UM10204I2C总线规范和用户手册》03版(2007年6月19日,NXPSemiconductors提供)。如果满足了表11和表12列出的总线参数,便能支持标准(100kHz)和快速(400kHz)数据传输模式。如图40所示,支持单个或多个字节的读取/写入。ALTADDRESS引脚处于高电平,器件的7位I2C地址是0x1D,随后为R/W位。这转化为0x3A写入,0x3B读取。通过ALTADDRESS引脚(引脚12)接地,可以选择备用I2C地址0x53(随后为R/W位)。这转化为0xA6写入,0xA7读取。对于任何不使用的引脚,没有内部上拉或下拉电阻,因此,CS引脚或ALTADDRESS引脚悬空或不连接时,任何已知状态或默认状态不存在。使用I2C时,CS引脚必须连接至VDDI/O,ALTADDRESS引脚必须连接至任一VDDI/O或接地。由于通信速度限制,使用400kHzI2C时,最大输出数据速率为800Hz,与I2C通信速度按比例呈线性变化。例如,使用100kHzI2C时,ODR最大限值为200Hz。以高于推荐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范围的输出数据速率运行,可能会对加速度数据产生不良影响,包括采样丢失或额外噪声。大全 实用文档图2.6I2C连接图2.5ADXL345内部结构电路连接方式图2.7ADXL345模块内部电路大全 实用文档第三章单片机模块3.1AT89C51的芯片概述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片机也随之迅猛发展,其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6年—1978年):初级单片微处理器阶段。以Intel公司的MCS-48为代表。此系列的单片机具有8位CPU,并行I/O端口,8位时序同步计数器,寻址范围不大于4KB,但是没有串行口。第二阶段(1978年—现在):高性能单片机微处理器阶段,如Intel公司MCS-5,Motorola公司的6801和Zilog公司的Z8等,该类型单片机具有串行I/O端口,有多种中断处理系统,16位时序同步计数器,RAM,ROM容量加大,寻址范围可达64KB,有的芯片甚至还有A/D转换接口。由于该系列单片机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各公司正大力改进其结构与性能。第三阶段(1982年—现在):8位单片机,经处理器改良型及16位单片机微处理器阶段。在本次设计中,有多种型号的单片机可供选择,具体型号如89C2051,89C51,89C52,80C51,89S52单片机都可以较好地完成本次设计的要求,因此设计者选用了近来应用较为广泛的89C51型单片机。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应包含有两个部分内容:第一是系统扩展,即当单片机内部的功能单元,如ROM、RAM、I/O口、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等容量不能满足应用系统要求时,必须在片外进行扩展,选择适当的芯片,设计相应的电路。第二是系统配置,即按照系统功能要求配置外围设备,如键盘、显示器、打印机、D/A、A/D转换器等,并设计相应的接口电路。因此,系统的扩展和配置应遵循下列原则:大全 实用文档1.尽可能选择典型电路,并符合单片机的常规用法。2.系统的扩展与外围设备配置应满足系统功能的要求,并留有适当的余量,以便进行二次开发。3.硬件结构应与应用软件方案统一考虑,软件能实现的硬件功能尽可能用软件来实现,但需注意的是软件实现占用CPU的时间,而且,响应时间比硬件长。4.单片机外接电路较多时,应考虑其驱动能力,减少芯片功耗,降低总线负载。3.1.2AT89C51介绍AT89C51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4k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128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内置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的AT89C51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AT89C51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单片机,40个引脚,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AT89C51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也可以在线编程。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器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Flash存储器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此外,89C51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模式。89C51的芯片引脚图如下所示:主要特性:·与MCS-51兼容·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寿命:1000写/擦循环大全 实用文档·数据保留时间:10年·全静态工作:0Hz-24Hz·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128×8位内部RAM·32可编程I/O线·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5个中断源·可编程串行通道·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管脚说明:图3.1-4AT89C51引脚图·Vcc:电源电压大全 实用文档·GND:地·P0口:P0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0口,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驱动8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l”可作为高阻抗输入端用。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时,这组口线分时转换地址(低8位)和数据总线复用,在访问期间激活内部上拉电阻。在F1ash编程时,P0口接收指令字节,而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校验时,要求外接上拉电阻。·P1口:Pl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l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l”,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IL)。Flash编程和程序校验期间,Pl接收低8位地址。表3.1-1P1口引脚功能表端口引脚第二功能P1.5MOSI(用于ISP编程)P1.6MISO(用于ISP编程)P1.7SCK(用于ISP编程)·P2口:P2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IL)。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大全 实用文档MOVX@DPTR指令)时,P2口送出高8位地址数据。在访问8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如执行MOVX@Ri指令)时,P2口线上的内容(也即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区中P2寄存器的内容),在整个访问期间不改变。Flash编程或校验时,P2亦接收高位地址和其它控制信号[7]。·P3口:P3口是一组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0口。P3口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对P3口写入“l”时,它们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并可作为输入端口。作输入端时,被外部拉低的P3口将用上拉电阻输出电流(IIL)。P3口除了作为一般的I/0口线外,更重要的用途是它的第二功能,如下表所示:P3口还接收一些用于Flash闪速存储器编程和程序校验的控制信号。表3.1-2P3口引脚功能表端口引脚第二功能P3.0RXD(串行输入口)P3.1TXD(串行输出口)P3.2(外中断0)P3.3(外中断1)P3.4T0(定时/计数器0外部输入)P3.5T1(定时/计数器1外部输入)P3.6(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P3.7(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工作时,RST引脚出现两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WDT溢出将使该引脚输出高电平,设置SFRAUXR的DISRT0位(地址8EH)可打开或关闭该功能。DISRT0位缺省为RESET输出高电平打开状态。大全 实用文档·ALE/:当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ALE(地址锁存允许)输出脉冲用于锁存地址的低8位字节。即使不访问外部存储器,ALE仍以时钟振荡频率的1/6输出固定的正脉冲信号,因此它可对外输出时钟或用于定时目的。要注意的是: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对F1ash存储器编程期间,该引脚还用于输入编程脉冲(PROG)。[8]如有必要,可通过对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区中的8EH单元的D0位置位,可禁止ALE操作。该位置位后,只有一条M0VX和M0VC指令ALE才会被激活。此外,该引脚会被微弱拉高,单片机执行外部程序时,应设置ALE无效。·:程序储存允许()输出是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当AT89S51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令(或数据)时,每个机器周期两次有效,即输出两个脉冲。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没有两次有效的信号。·EA/VPP:外部访问允许。欲使CPU仅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为0000H-FFFFH),EA端必须保持低电平(接地)。需注意的是:如果加密位LB1被编程,复位时内部会锁存EA端状态。如EA端为高电平(接Vcc端),CPU则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F1ash存储器编程时,该引脚加上+12V的编程电压Vpp。·XTALl: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及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XTAL2: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3.2单片机最小系统最小系统就是单片机在发挥具体测控功能时所必须的组成部分。如下图所示为最小系统电路图:大全 实用文档最小系统由复位电路、晶振电路、电源构成。第四章显示模块在单片机系统中,常用的显示器有: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简称LED;液晶显示器,简称LCD;荧光管显示器。大全 实用文档4.1LED显示器LED电子显示屏是由几万--几十万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像素点均匀排列组成。利用不同的材料可以制造不同色彩的LED像素点。目前应用最广的是红色、绿色、黄色。而蓝色和纯绿色LED的开发已经达到了实用阶段。LED显示屏(LEDpanel):LED就是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的英文缩写,简称LED。它是一种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用来显示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行情、视频、录像信号等各种信息的显示屏幕。LED显示块是由发光二极管显示字段组成的显示器,有7段和“米”字段之分,这种显示块有共阳极和共阴极两种。LED显示器有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但是,LED显示位数增多时,静态显示就无法适应。动态显示时,LED的二极管从导通到发光要有一定的延时,导通时间太小,发光太弱人眼无法看清,但也不能太大,因为毕竟要受限于临界闪烁频率,而且此时间越长,占用CPU时间也越多,另外,显示位增多,也将占用大量的CPU时间,因此动态实质是以牺牲CPU空间换取时间和能耗减少。LED显示屏可以显示变化的数字、文字、图形和图像;不仅可以用于室内环境还可以用于室外环境,具有投影仪、电视墙、液晶显示屏无法比拟的优点。LED之所以受到广泛重视而得到迅速发展,是与它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分不开的。这些优点概括起来是: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小型化、寿命长、耐冲击和性能稳定。LED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目前正朝着更高亮度、更高耐气候性、更高的发光密度、更高的发光均匀性,可靠性、全色化方向发展。4.2LC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简称LCD(LiquidCrystal大全 实用文档Diodes)是利用液晶经过处理后能够改变光线传输方向的特性,达到显示字符或者图形的目的。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功耗极低、显示内容丰富等特点,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4.2.1LCD的分类及特点分类:笔段式和点阵式(可分为字符型和图像型)。液晶显示器按照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被动矩阵式LCD及主动矩阵式LCD两种。  段码式显示和点阵式显示。段码是最早最普通的显示方式,比如计算器,电子表这些。自从有了MP3,就开发了点阵式,如MP3,手机屏,数码相框这些高档消费品。被动矩阵式LCD  被动矩阵式LCD在亮度及可视角方面受到较大的限制,反应速度也较慢。由于画面质量方面的问题,使得这种显示设备不利于发展为桌面型显示器,但由于成本低廉的因素,市场上仍有部分的显示器采用被动矩阵式LCD。被动矩阵式LCD又可分为TN-LCD(TwistedNematic-LCD,扭曲向列LCD)、STN-LCD(SuperTN-LCD,超扭曲向列LCD)和DSTN-LCD(DoublelayerSTN-LCD,双层超扭曲向列LCD)。主动矩阵式LCD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主动矩阵式LCD,也称TFT-LCD(ThinFilmTransistor-LCD,薄膜晶体管LCD)。TFT液晶显示器是在画面中的每个像素内建晶体管,可使亮度更明亮、色彩更丰富及更宽广的可视面积。与CRT显示器相比,LCD显示器的平面显示技术体现为较少的零件、占据较少的桌面及耗电量较小,但CRT技术较为稳定成熟。4.2.1笔段式LC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大全 实用文档在LCD的公共极(一路为背电极)加上恒定的交变方波信号,通过控制段极的电压变化,在LCD两极间产生所需的零电压或二倍幅值的交变电压,以达到LCD亮、灭的控制。在笔段式LCD的段电极与背电极间施加周期地改变极性的电压(通常为4V或5V),可使该段呈黑色。4.2.2LCD显示模块LCDM(LiquidCrystalDisplayModule)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很少直接设计LCD显示器驱动接口,一般是直接使用专用的LCD显示驱动器和LCD显示模块LCDM。LCDM是把LCD显示屏、背景光源、线路板和驱动集成电路等部件构造成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独立部件使用。其特点是功能较强、易于控制、接口简单,在单片机系统中应用较多。其内部结构如下页图所示。LCDM一般带有内部显示RAM和字符发生器,只要输入ASCII码就可以进行显示。如图4.2-1图4.2-1LCD模块外观图4.2-2液晶显示器基本结构大全 实用文档液晶显示器LCD是一种极低功耗显示器,其应用特别广泛。目前常用的LCD是根据液晶的扭曲-向列效应原理制成的。这是一种电场效应,夹在两块导电玻璃电极之间的液晶经过一定处理后,其内部的分子呈90°的扭曲,这种液晶具有旋光特性。当线形偏振光通过液晶层时,偏振面回旋转90°。当给玻璃电极加上电压后,在电场的作用下液晶的扭曲结构消失,其旋光作用也随之消失,偏振光便可以直接通过。当去掉电场后液晶分子又恢复其扭曲结构。把这样的液晶放在两个偏振之间,改变偏振片的相对位置就可得到黑底白字或白底黑字的显示形式。LCD的响应时间为毫秒级,域值电压为3~20V,功耗为5~100mW/cm2.LCD常采用交流驱动,通常采用异或门把显示控制信号和显示频率信号合并为交变的驱动信号。当显示控制电极山上波形与公共电极上的方波相位相反时,则为显示状态。显示控制信号由C端输入,高电平为显示状态。显示频率信号是一个方波。当异或门的C端为低电平时,输出端B的电位与A端相反,LCD两端呈现交替变化的电压,LCD显示。常用的扭曲-向列型LCD,其驱动电压范围是3~6V。由于LCD是容性负载,工作频率越高消耗的功率越大。而且显示频率升高,对比度会变差,当频率升高到临界高频以上时,LCD就不能显示了,所以LCD宜采用低频工作。LCD的驱动方式分为静态和时分割驱动两种。不同的LCD显示器要采用不同的驱动方式。静态驱动方式的LCD每个显示器的每个字段都要引出电极,所有显示器的公共电极连在一起后引出。显然显示位数越多,引出线也越多,相应的驱动电路也越多,故适用于显示位数较少的场合。时分割驱动方式实际上是用矩阵驱动法来驱动字符显示。字段引线相当于行引线,公共电极相当于列引线,字符的每一个字段相当于矩阵的一个点。分时驱动是常用的时分割驱动方法。分时驱动常采用偏压法。4.23LCD工作原理大全 实用文档我们很早就知道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型态。液体分子质心的排列虽然不具有任何规律性,但是如果这些分子是长形的(或扁形的),它们的分子指向就可能有规律性。于是我们就可将液态又细分为许多型态。分子方向没有规律性的液体我们直接称为液体,而分子具有方向性的液体则称之为“液态晶体”,又简称“液晶”。液晶产品其实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常见到的手机、计算器都是属于液晶产品。液晶是在1888年,由奥地利植物学家Reinitzer发现的,是一种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一般最常用的液晶型态为向列型液晶,分子形状为细长棒形,长宽约1nm~10nm,在不同电流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做规则旋转90度排列,产生透光度的差别,如此在电源ON/OFF下产生明暗的区别,依此原理控制每个像素,便可构成所需图像。4.3LCD显示器的驱动接口驱动接口分为静态驱动和时分割驱动两种接口形式。静态LCD驱动接口的功能是将要显示的数据通过译码器译为显示码,再变为低频的交变信号,送到LCD显示器。译码方式有硬件译码和软件译码两种,硬件译码采用译码器,软件译码由单片机查表的方法完成。LCD的时分割驱动接口通常采用专门的集成电路芯片来实现。MC145000和MC145001是较为常用的一种LCD专用驱动芯片。MC145000是主驱动器,MC145001是从驱动器。主、从驱动器都采用串行数据输入,一片主驱动器可带多片从驱动器。主驱动器可以驱动48个显示字段或点阵,每增加一片从驱动器可以增加驱动44个显示字段或点阵。驱动方式采用1/4占空系数的1/3偏压法。MC145000的B1~B4端是LCD背电极驱动端,接LCD的背电极,即公共电极COM1~COM4。MC145000的F1~F12和MC145001的F1~F11端是正面电极驱动器,接LCD的字段控制端。对于7段字符LCD,B1接a和f字段的背电极,B2接b和g的背电极,B3接e和c的背电极,B4接d和Dp的背电极。F1大全 实用文档接d、e、c、f和g的正面电极,F2接a、b、c和DP的正面电极。DIN端是串行数据输入端。DCLK是移位时钟输入端。在DIN端数据有效期间,DCLK端的一个负跳变,可以把数据移入移位寄存器的最高序号位,即MC145000的第48位或MC145001的第44位,并且使移位寄存器原来的数据向低序号移动一位。MC145000的最低位移入MC145001的最高位。串行数据由单片机80C31的P3.0端送出。首先送出MC145001的第一位数据,最后送出MC145000的第48位数据。数据“1”使对应的字段显示,“0”为不显示。MC145000内部显示寄存器各位与显示矩阵的对应关系如表4-10所示。MC145001与MC145000的区别只是少了F12端对应的一列,其它对应关系都一样。MC145000带有系统时钟电路,在OSCIN和OSCOUT之间接一个电阻即可产生LCD显示所需要的时钟信号。这个时钟信号由OSCOUT端输出,接到个片MC145001的OSCIN端。时钟频率由谐振电路的电阻大小决定,电阻越大频率越低。使用470KΩ的电阻时,时钟频率为50Hz。时钟信号经256分频后用作显示时钟,其作用与静态时的方波信号一样,用于控制驱动器输出电平的等级和极性。另外这个时钟还是动态扫描的定时信号每一周期扫描4个背电极中的一个。由于背电极的驱动信号只在主驱动器MC145000发生,所以主从驱动器必须同步工作。同步信号由主驱动器的贞同步输出端FSOUT输出,接到所有从驱动器的贞同步输入端FSIN。每扫描完一个周期,主驱动器即发一次帧同步信号,并且在这时更新显示寄存器的内容。基于LCD显示块低功耗、短响应时间以及适应低频工作的特点,设计者选用LCD显示器完成显示部分的功能,并且使用静态驱动。所选的LCD型号为1602。LCD1602液晶显示器大全 实用文档1602是一款最常用也是最便宜的液晶显示屏。1602的意思是每行显示16个字符,一共可以显示两行。1602可显示内部字符(包括ASCII字符,如数字、大小写字母、各种符号、日文假名等),也可以显示自定义字符(单或多个字符组成的简单字符,汉字,图案等,最多可定义8个字符)。1602液晶的引脚图如图4.3-1所示。图4.3-11602液晶引脚图接口说明如下:①液晶1,2端为电源;15、16为背光电源;为防止直接加5V电压烧坏背光灯,在15脚串接一个10欧姆电阻用于限流。②液晶3端为液晶对比度调节端,通过一个10K欧姆电位器接地来调节液晶显示对比度。首次使用时,在液晶上电状态下,调节至液晶上面一行显示出黑色小格为止。③液晶4端为向液晶控制器写数据/写命令选择端,接单片机的P3.0口。④液晶5端为读/写选择端,因为我们不从液晶读取任何数据,只向其写入命令和显示数据,因此此端始终选择写状态,我们直接将它接地。①液晶6端为使能信号,是操作时必需的信号,接单片机的P3.1口②液晶7-14端为八位数据口,接单片机的P2口。在本课题的设计中,会使用PROTEUS仿真,其中利用单片机AT89C52控制液晶显示器实时显示的原理图如图4.3-2所示。大全 实用文档图4.3-21602液晶原理图  结论本文对单片机用于位移测量的理论、原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并对每种测量方法定性、定量的予以阐述,设计了显示接口电路和应用程序。以下从四个方面进行总结:硬件电路大全 实用文档单片机用于位移测量种类较多,方法各有不同,在硬件设计上根据使用场合、功能和要求,采用的电路也有差异,单片机有用89C51系列的89C51、89C52等,并对其进行扩展。本系统采用89C51单片机,充分利用单片机内部自带的16位定时计数器进行设计,较完全的开发了单片机自身的功能,接口利用了89C51的P2口具有较大的电流驱动能力的特点,未扩展驱动芯片,直接由单片机驱动,简化了硬件电路。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较高的性价比,可用于工业控制中的转速检测、民用电器及其他应用。测量方法在测量原理上采用了利用单片机内部计数器实现可逆计数的测量方法,保证了在位移测量中获得较高的精度。应用范围广泛,可通过扩展进行二次开发。程序调试本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程序设计,显示程序、中断服务程序和初始化程序,并对这些程序在KeilU3软件上进行编译和调试,并且与Proteus进行了联机仿真,取得了较好的仿真效果。Keil的编译HEX文件还可通过编程器写入芯片中。这次的设计基本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心得体会在这次毕设设计中,遇到了好多细节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因为对单片机AT89S52不够熟悉,对于如何实现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感到困惑,后来查阅了相关资料和请教老师才理解并找到了相关解决方法。后来我发现自己在系统设计方面很欠缺,根本不会把所学的零碎知识串接起来,使得自己长时间没有拿出一个总的系统设计方案,通过和老师的交流才使得我对本次设计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还有在设计的时候我发现,交流真的能够带来收益,在同老师的交流中,我发现老师清晰的系统思路和广阔的知识面对于我们都很有帮助。由于自己是学信息方向的,对电子电路方面的知识很欠缺,对电路的操作中遇到很多问题,但是这些小问题都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解决。大全 实用文档在软件的设计中,我发现软件真的很强大,在单片机中仅仅以两句语言就可以使得电机转动,这个让我有更大的好奇心来研究。这个设计让我有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让我的动手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相应的锻炼,也让我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我对学习有个认识,我以前都是死读书那种,根本不会把所学知识运用,现在发现了,一个人理论知识再好,如果不去实践,那所学的知识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理论的指导就不会有实践的成功,而没有时间,理论就等于白学,理论和实践和不可分割的。谢辞三个月的设计,在黄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完成了,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即黄老师的耐心指导与帮助,这次的毕业设计不仅让我运用了大学四年所学到的知识,同时我还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总之,这次的毕业设计让我受益匪浅!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我诸多教诲和帮助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大全 实用文档步无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有关的书籍和论文,在这里一并向有关作者表示谢意。我还有感谢各位同学,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正是有了黄老师和同学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本系的各位老师和领导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也感谢各位同学在学习上的帮助!再次我表示深深地感谢!大全 实用文档参考文献【1】胡健主编.《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2】张青主编.《工程软件开发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12【3】钱雪忠主编《新编visualbasic程序设计实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李雁翎主编《visualbasi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丁向荣主编《单片机应用系统及接口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6】朱刚主编《蓝牙技术原理与协议》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7】祝常红主编《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8】王华忠主编《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及其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9】李江全主编《计算机典型测控与串口通信开发软件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0】李长林主编《VisualBasic串口通信技术与典型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1】胡永生主编《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福建科技出版社,2005年【12】(美)谢(Tse,D),(美)维斯瓦纳斯(Viswanath,P)著《wirelesscommunication》2009年【13】AlbertS.Huang,LarryRudolph著《BluetoothEssentialsforProgrammers》2007年【14】(美)TheodoreS.Rappaport著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二版)(中文版)》2006年【15】李萍主编《AT89S51:单片机原理、开发与应用实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16】(日)坂本正文主编王自强译《步进电机应用技术》科学出版社出版2010大全 实用文档【17】李鹏主编《控制电机及应用》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18】谢世杰主编《数字PID算法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中的应[J]》万方数据库2004年【19】李华主编《MCS-51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M]》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年【20】姚军光主编《基于VB的电机驱动监控系统设计[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大全 实用文档附录附录1电子元器件及所用相关软件元器件:单片机1片(AT89S51)ADXL345加速度传感器1个电阻14个三极管4个(9012)LCD1602一个瓷片电容2个(30PF)电解电容1个晶振1个(12MHz)电源插口1个相关软件:KeiluVision2A51编程器大全 实用文档附录2源程序#include#include//Keillibrary#include//Keillibrary#include#defineucharunsignedchar#defineuintunsignedint#defineDataPortP2//LCD1602数据端口sbitSCL=P1^4;//IIC时钟引脚定义sbitSDA=P1^3;//IIC数据引脚定义sbitLCM_RS=P1^2;//LCD1602命令端口sbitLCM_RW=P1^1;//LCD1602命令端口sbitLCM_EN=P1^0;//LCD1602命令端口#defineSlaveAddress0xA6//定义器件在IIC总线中的从地址,根据ALTADDRESS地址引脚不同修改//ALTADDRESS引脚接地时地址为0xA6,接电源时地址为0x3AtypedefunsignedcharBYTE;typedefunsignedshortWORD;BYTEBUF[8];//接收数据缓存区大全 实用文档ucharge,shi,bai,qian,wan;//显示变量intdis_data;//变量voiddelay(unsignedintk);voidInitLcd();//初始化lcd1602voidInit_ADXL345(void);//初始化ADXL345voidWriteDataLCM(uchardataW);voidWriteCommandLCM(ucharCMD,ucharAttribc);voidDisplayOneChar(ucharX,ucharY,ucharDData);voidconversion(uinttemp_data);voidSingle_Write_ADXL345(ucharREG_Address,ucharREG_data);//单个写入数据ucharSingle_Read_ADXL345(ucharREG_Address);//单个读取内部寄存器数据voidMultiple_Read_ADXL345();//连续的读取内部寄存器数据//------------------------------------voidDelay5us();voidDelay5ms();voidADXL345_Start();voidADXL345_Stop();大全 实用文档voidADXL345_SendACK(bitack);bitADXL345_RecvACK();voidADXL345_SendByte(BYTEdat);BYTEADXL345_RecvByte();voidADXL345_ReadPage();voidADXL345_WritePage();//-----------------------------------//*********************************************************voidconversion(uinttemp_data){wan=temp_data/10000+0x30;temp_data=temp_data%10000;//取余运算qian=temp_data/1000+0x30;temp_data=temp_data%1000;//取余运算bai=temp_data/100+0x30;temp_data=temp_data%100;//取余运算shi=temp_data/10+0x30;temp_data=temp_data%10;//取余运算ge=temp_data+0x30;}/*******************************/大全 实用文档voiddelay(unsignedintk){unsignedinti,j;for(i=0;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