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含解析)

ID:44837662

大小:72.6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30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含解析)_第1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含解析)_第2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含解析)_第3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含解析)_第4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含解析)_第5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含解析)_第6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含解析)_第7页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潍坊模拟)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A.实现了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B.有利于对地方直接管理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意识解析:据材料“以往的诸侯国……土著氏族组织”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说明周朝的分封国由单纯的血缘依据到国家政治任命与血缘结合,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故C

2、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C2.(2015·全国卷Ⅰ,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解析: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C项正确;“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因此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权,与“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家天下”观念强调的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

3、,故B项错误;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3.(2019·合肥质检)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表明(  )A.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C.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D.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解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本身即是官僚政治对贵族政治的替代,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C4.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

4、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解析:题干中的“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治体制的僵化,B项正确;A、C、D三项题干都无从反映。答案:B5.(2019·广东六校联考)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文献文字记录《史记·秦始皇本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汉旧仪》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通典》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

5、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B.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C.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D.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解析:根据材料无论秦朝还是汉朝,政府先后设置御史、刺史监察,说明秦汉不断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管理,故C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C6.(2019·邯郸模拟)有学者指出:“中国较早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律身份至少在名义上是平等的,这就使得国家能够通过某种标准化的规则来选拔官员。像日本这样等级森严、贵族势力强大的社会不可能引入科举制,引进了也无法

6、运作。”该学者重在强调(  )A.科举制让世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B.日本缺乏科举制的经济基础C.科举制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科举制与贵族政治极不相容解析:科举制与贵族政治极不相容与材料中“贵族势力强大的社会不可能引人科举制,引进了也无法运作”相符,故D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C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D7.(2019·龙岩质检)《唐律疏议》是我国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德本刑用”、以礼为纲是其立法指导思想。由此可见唐朝(  )A.完成专制向法治转型B.推崇仁政而排斥法治C.重视法治与教化相济D.主张法本而以礼辅之解析:由材料“德本刑用”“以礼为纲是其立法指导思想”可知唐朝以

7、伦理道德作为治国之本,以刑罚镇压为辅助手段,法治与教化相济,故C项正确;唐朝是封建专制而非法治,故A项错误;由材料“德本刑用”可知德为治国之本,刑为治国之用,并不排斥法治,故B项错误;由“德本刑用”可知是以伦理道德为治国之本,故D项错误。答案:C8.(2019·宣城模拟)唐以前地方政府一直是一长制(即一个人负全责);从宋以后,地方政府由多人共同负责。这一变化促使(  )A.中央集权加强  B.君权不断强化C.行政效率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