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第1部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检测卷(二)(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复习第1部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检测卷(二)(含解析)新人教版

ID:44842506

大小:649.7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30

高考地理复习第1部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检测卷(二)(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地理复习第1部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检测卷(二)(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地理复习第1部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检测卷(二)(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地理复习第1部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检测卷(二)(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地理复习第1部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检测卷(二)(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第1部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检测卷(二)(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章末检测卷(二) 地球上的大气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届浙江衢州、湖州、丽水三地市质量检测)下图为某地湖面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1~2题。1.属于长波辐射的是(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C 由图可知,①是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②湖面反射仍然是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③湖面辐射是长波辐射,④是云层辐射,属于大气逆辐射,是长波辐射,C对,A、B、D错。故选C。2.该地对流层大气热量直接来自(  )A.①B.②C.③D.④解析:选C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大气对

2、太阳辐射吸收很少,但对地面辐射强烈吸收。图中③湖面辐射属于地面辐射,C对,A、B、D错。故选C。(2019届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联考)读亚洲东部及太平洋地区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回答3~5题。3.图中甲、乙两地气压差可能为(  )A.20hPaB.22.5hPaC.27hPaD.28hPa解析:选C 图中相邻两等压线的气压差为2.5hPa,甲地气压较高,为1022.5~1025hPa;乙地气压较低为到997.5~1000hPa;两地气压差在22.5~27.5hPa之间,所以可能为27hPa,C项

3、正确。4.图中各地天气现象是(  )A.重庆蒸发旺盛B.北京风力强劲C.哈尔滨盛行偏西风D.广州阴雨连绵解析:选C 从图中各地等压线特征分析,重庆附近等压线向高压区凸出,为低压槽分布,多阴雨天气;北京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广州等压线凸向低压区,为高压脊分布,天气晴好;故A、B、D三项错误。哈尔滨附近东北部为低压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影响下,形成西南风,故C项正确。5.图示区域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均较弱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选A 因为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均

4、较弱的地区云量较少天气晴朗,盛行下沉气流,气压较高,所以图示区域中气压较高的是甲地,乙、丙、丁为低压中心,A项正确。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和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6.图示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B.减少下渗,增强湿度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D.降低夜晚时庭院温度,便于纳凉解析:选C 石质地面和普通地面的比热差异,增大了屋

5、前屋后的昼夜温差,使得屋前屋后的热力环流增强,“穿堂风”得以增强。故选C。7.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以下设计合理的是(  )A.利用厨房、卫生间做进风口B.房屋的朝向为东西向C.减少东西向墙面的长度D.在前后居室间墙上设窗或门洞解析:选D 现在民居若想利用穿堂风,需为屋前屋后预留风的通道,由于在空气流通的两侧大气温度不同,气压导致空气快速流动,又由于建筑物等阻挡,门窗、走廊等提供流通通道,使大气快速通过便于穿堂风形成。故选D。8.与空调冷风相比大多数人更喜欢穿堂风。主要是因为穿堂风(  )A.不消耗能源

6、B.风频与人体自然频率接近C.风力恒定D.风向恒定解析:选B 由上题可知,穿堂风的风向和风力不稳定;空调冷风不是自然风,消耗电能多,且长期吹空调风易导致人体出现不适,而穿堂风为自然风,风频与人体自然频率相近。故选B。(2018届齐齐哈尔模拟)下表为位于山东半岛的烟台市某气象站某年1月份的暴雪期间每天固定时间测得的积雪深度与地表温度的关系,据此完成9~11题。2日3日4日5日6日温度(摄氏度)-2-14-9-7-6积雪深度(厘米)19111517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低,积雪深度越深B.积雪越深

7、,地表温度的变化越大C.积雪达到一定程度时,地表温度变化很小D.积雪越深,地表温度越高解析:选C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气温最低,积雪不是最厚,故A错误;积雪厚度在15~17cm时地表温度变化较小,故B错误;积雪在1cm时的气温比积雪为15cm时气温较高,故D错误;根据积雪厚度1~9cm时地表温度变化较大,15~17cm时地表温度变化较小,所以积雪厚度在一定程度时,地表温度变化很小,故C正确。10.烟台市冬季多暴雪的主要原因是(  )A.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上升流旺盛B.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冷高压控制时间长C.来自

8、海洋的冷空气受山地阻挡抬升降雪D.地处低地,受地形逆温影响较大解析:选C 烟台位于渤海南岸,山东丘陵北侧,冬季来自渤海的水汽受到山地抬升形成降雪;如果没有水汽,即使受“城市热岛效应”上升流影响,也不能形成降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受地形影响,天气稳定,不容易降水。故选C。11.冬季的暴雪对烟台及周边产生的影响是(  )A.苹果等林木果枝被压断,产量降低B.病虫害增多,农业产量下降C.土壤水分增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