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保护工程项目可研报告

草地保护工程项目可研报告

ID:4484984

大小:7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01

草地保护工程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草地保护工程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草地保护工程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草地保护工程项目可研报告_第4页
草地保护工程项目可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草地保护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南省栾川县草地保护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摘要(一)项目名称:栾川县草地保护建设工程(二)建设单位:栾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三)建设地点:栾川县相关区域(四)建设内容及投资规模:实施人工种草14.2万亩,改良草地7.2万亩,草地围栏2.4万亩,共计23.8万亩。总投资6928万元。(五)建设期限:一年(六)效益分析:项目完成后,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畜牧业发展,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二、栾川县基本情况(一)自然条件栾川县地处豫西伏牛山深山区,距洛阳市150公里,距省会郑州30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

2、111°11′—112°01′、北纬33°39′—34°11′之间。东邻嵩县,西接卢氏,南连-13-西峡,北与洛宁接壤。境内四面群山环抱,山多地少,伏牛、熊耳两大山脉平亘县境东西,中部有熊耳山分生的鹅羽岭,有名的山头达1.2万多个,人均耕地0.59亩。伊河、小河、育河、明白河四大河流分属黄河、长江水系,纵横全境,大小支流604条,河网密度0.59公里/平方公里,地表水年均径流量6.8亿立方米,水质纯净,资源丰富,总体地貌素有“四河三山两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森林资源丰富,林地总面积310万亩,其中飞播造林105万亩,人工造林101万亩,原始

3、森林104万亩,森林覆盖率83.3%,名列河南省第一。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年平均降水量862.8毫米,年均日照时间2103小时,年均气温12.1℃,无霜期198天,气候宜人,山青水秀,自然条件独特,生态环境的基础条件优越。(二)社会条件全县总面积2477平方公里,东西长78.4公里,南北宽57.2公里,县城面积1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3万亩,其中山坡地占30%。总人口32万人,农业人口占80%,辖5乡9镇,209个行政村。(三)草地资源-13-据1984年当时的省农牧厅组织的调查情况记载,栾川全县拥有天然草场28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

4、77.8%。其中有效利用面积202万亩,天然草场载畜能力为78.49万只山羊单位。1984年畜牧部门组织飞播沙打旺等品种牧草1.65万亩。以后多年因缺乏有效的投入和保护,天然草地总体面积减少,质量降低,退化严重,人工种草十分有限,急需增加投入,加强保护。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必要性1、栾川县属地质灾害多发的易灾县,天然草地退化严重,亟待通过实施草地保护建设工程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与草地资源密不可分,草地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土地资源,在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提供肉类、奶制口和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氮释氧、净化

5、空气、调节气候、养育物种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栾川县过去曾拥有天然草场289万亩,但由于多年来对天然草地资源的综合保护利用工作不够重视,投入严重不足,保护措施不到位。由起初对天然草地人为的开荒种地、过度放牧等,到后来的某些乡镇对有色金属矿山的大面积采挖,加之自然灾害的发生等,草场植被破坏严重,人工种草及草场改良工作又未能及时跟上,造成草地面积减少,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加快,导致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栾川山洪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13-明显多发。2007年7月栾川的叫河、陶湾等乡镇遭受了50年未遇特大暴雨,河水暴涨,山洪、泥石流、山体

6、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02亿元。2010年7月23日至24日,栾川又遭受近百年不遇的暴雨袭击,泥石流等洪灾造成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9.8亿元,仅畜牧养殖业损失就达1600万元。实施草地保护工程,改善生态环境迫在眉睫。2、栾川境内的伊河、小河、明白河、育河四大河流分别地跨我国的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尤其是栾川地处伊河源头,植被的优劣影响重大。多年来较为过度的利用与开发,已使沿河两岸的草地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破坏,水土流失过快,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实施人工种草,改良天然草场,扩大草地植被面积,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是栾川人民义不容辞

7、的责任。3、天然草场长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牧草质量低劣、产量低。栾川的天然牧草多为禾本科,蛋白质含量低,不利于开发利用,且破坏践踏严重,为促进栾川牛、羊等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种草养畜、改良草地是出路所在。4、实施草地保护建设工程,是促进栾川现代畜牧业发展,增加山区农民收入,扩大内需,夯实大农业基础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牛、羊等草食家畜的养殖历来都是栾川山区农民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省、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都把栾川确定为现代肉羊产业优势集聚区,栾川县委、县政府对“十二五”期间的肉羊产业发展项目进行了重点规划。另一方面,-13-栾川可供牲畜采食

8、的草地大多分布在浅山丘岭及沿河两岸的沟沟岔岔,这些地方不但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经济发展与相对开阔的城区和集镇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