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万历十五年》

读书报告:《万历十五年》

ID:44872496

大小:18.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01

读书报告:《万历十五年》_第1页
读书报告:《万历十五年》_第2页
读书报告:《万历十五年》_第3页
读书报告:《万历十五年》_第4页
读书报告:《万历十五年》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书报告:《万历十五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读书报告:《万历十五年》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戴爷——2011.11.29虽然不是历史专业的学生,但我对历史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因此对这方面的著作也颇为关注。最初听说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应该是在高二,是从一篇推荐好书的文章里面看到的,那时候学习慢慢紧张起来了,加上高中的图书馆资源匮乏,因此也没有去刻意找来阅读。此后多次在推荐书单里面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兴趣愈发浓厚,终于在某个周末,我从珠海校区图书馆那长长的书架上找到了它。在这之前,我对明朝的历史也有过较多的接触,不过大多是从一些文章里面窥得一斑。真正系统的了解明朝,则是从当年明月的《明

2、朝那些事儿》这一系列书开始的,有些人会认为这本书以白话的形式来描述历史,作者幽默的文笔使得其历史的庄重性大为降低,不值得推荐。而我却觉得这本书是不错的,作为普及历史知识的读物,我认为它是很成功的。如果说《明朝那些事儿》以其生动的叙述使我认识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明朝,那么《万历十五年》则是从专业的角度加深了我对明朝的认识,让我认识到了什么是“大历史观”。黄仁宇先生191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抗战爆发后参加国民党军队,戎马十年,后赴美求学,获得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是著名的明史学家。《万历十五年》写于1976年,是黄先生用英文写的。这本书的英

3、文名字是《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翻译成中文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之所以在这里不厌繁琐的把英文书名列出来,是因为我觉得英文书名才是比较贴切的概括了书的内容,而中文版用《万历十五年》这个名字,主要是为了向读者交代一个历史背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通过对万历一朝六个人(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所经历的事情作为切入面,将明代的传统社会展现在读者眼前。同时通过一些问题的分析引出作者的一些观点并加以佐证。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主要通过单个人物以及围绕该人物发生的事情来剖析明朝的社会风

4、俗、法律制度以及权力斗争等等。比如第一章写的是万历皇帝,从一开始写他处于张居正的阴影之下,到张居正去世后的一段时间清算张居正,这表现的是权力的斗争以及万历皇帝个人的成长历程。万历皇帝在之后的消极怠工——数十年不上朝,这个体现他与群臣的斗争。接下来的立储之争,既是权力纷争又是嫡长子制度下的伦理道德之争。而关于申时行的篇章,主要叙述他作为首辅大臣的不作为,或者说作为一个大臣与皇帝之间纷争的和事佬,可以体现万历一朝中君臣关系的微妙之处。关于张居正的篇章,黄仁宇先生在此提到了正德皇帝,这个明朝最富传奇色彩的皇帝,同时也是最具个性的皇帝。对于正

5、德皇帝那次和蒙古小王子的交战,官方的记载是:明军死亡五十二人,蒙古军死亡十六人,武宗亲手杀敌一人。黄仁宇先生也提出了质疑。关于正德皇帝,个人认为他骨子里有着先祖朱元璋和朱棣的尚武热血。本人能力也相当不错,只是他的所作所为,为官僚阶级所不待见,才会导致他在史书上的那种形象。至于张居正其人,黄仁宇认为他遭到万历清算的原因是他严于律人宽于律己造成的,因为他对万历的生活起居以及花销得控制得非常苛刻,而自己却荣华富贵,不尽奢华。这让知道真相后的万历皇帝恼羞成怒,加上一群官僚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张居正群起而攻之,则将万历对张居正的仇恨加深了许多。如果

6、说以张居正和申时行作为内阁首辅的代表,那么海瑞作为官僚的一个特例,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黄仁宇先生认为,海瑞虽然为官清廉正直,但是不懂得与同僚相处,对于某些事情也不懂得适可而止,比如他在处分内阁首辅徐阶的家属占用大量耕田的事情时,不是杀一儆百,而是一一追查,最后终于得罪了上司。海瑞扣押并且惩处顶头上司胡宗宪的儿子,骂嘉靖皇帝等系列惊世骇俗的举动,在黄仁宇先生那里的总结是:“海瑞从政20多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这就是说,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

7、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我认为对海瑞的这个评价是非常中肯的,他作为一个偶像式的存在,他的行事风格却不适合实际。在非常推崇道德的明代社会,他只是统治阶级用来树立道德标杆的。而偶像总是高高在上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偶像所做的事情,那么就不会有偶像的存在了。所以,海瑞的所作所为,之所以会受到道德层面上的肯定,是统治阶级出于以德治国这个口号的需要。在明代,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将的地位慢慢变得低于文官,《万历十五年》里写到了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生平,其实关于戚继光,在之前我只知道他的抗倭事迹,以及他的戚

8、家军的威名。但是这本书让我队他和他的戚家军有了很深的认识,至于看到戚继光用戚家军在北方士兵面前训练,来自南方的士兵在倾盆大雨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丝毫没受影响。就明白了为何戚家军能够做到面对倭寇百战不殆。戚继光虽然戎马一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