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散文 笔记

先秦两汉散文 笔记

ID:44875729

大小:5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01

先秦两汉散文 笔记_第1页
先秦两汉散文 笔记_第2页
先秦两汉散文 笔记_第3页
先秦两汉散文 笔记_第4页
先秦两汉散文 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秦两汉散文 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先秦散文概说第一节我国散文的起源1、散文的概念与韵文相对(不押韵即散文),出现较晚概念:山谷诗骚妙天下,而散文颇觉琐碎局促——宋《鹤林玉露》2、散文的产生从文字记事开始(比诗歌出现晚,诗歌在文字产生前已经以口头流传的形式存在)文字产生前,两种记事方式A结绳记事B刻划符号记事甲骨文甲骨占卜:序辞、命辞、占辞、验辞钟鼎彝器周易(接近规范的散文)卦:卦画、标题、卦辞、爻辞内容:1、表现行旅生活2、反映战争3、反映尖锐社会矛盾4、反映原始风俗第二节先秦散文的特点中国古代散文总体的特征1、强调实用2、浓郁的政治色彩(实用是为政治服务,与官方紧

2、密联系,大部分散文都是官方文书)3、散文的理论稳定少变(文以载道、证道、喻道、明道)先秦散文的特点1、主要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历史散文的产生,源于史官传统诸子散文的产生则与周王朝统治权衰落、士阶层兴起有密切关系2、文史哲不分3、我国古代各种文体文章滥觞第三节先秦散文的发展阶段一、殷商西周先秦散文的形式阶段甲骨卜辞、殷周的铜器铭文《周易》中的《卦辞》、《爻辞》和《尚书》中的《商书》、《周书》主要是占卜语录和王公言辞政令的记录篇幅短小、文采不多,大都佶屈聱牙,艰涩难懂8二、春秋战国之际,历史散文空前繁荣,臻于成熟,诸子散文崭露头

3、角历史散文:《春秋》、《国语》、《左传》诸子散文:《老子》、《论语》、《孙子兵法》诸子散文以语录体为主,文字简练、篇幅短小,富有哲理性,但论述未充分展开三、战国中期,唱主角的是诸子散文以《孟子》、《墨子》、《庄子》为代表,从语录体逐步发展为对话论辩体,专题论文四、战国后期历史散文:《战国策》、《晏子春秋》诸子散文:《荀子》和《韩非子》,代表先秦论说文的最高水平第二章先秦历史散文第一节《尚书》、《春秋》一、《尚书》1、《尚书》的成书与真伪问题现存最早的上古历史文献集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关于《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今

4、文尚书》——晁错《古文尚书》——孔安国2、《尚书》在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尚书》的文体:典、谟、训、诰、誓、命最早的议论文:《无逸》、《秦誓》最早的叙事文:《顾命》、《尧典》《尚书》文章特点语言特点:文字古奥、佶屈聱牙风格:质直古朴二、《春秋》现存最早的历史著作现存《春秋》乃鲁国编年史,相传为孔子所撰,以鲁国十二国君为序,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逐年记载这242年间鲁国的历史。《春秋》记事简约,如同大事记,但所载内容多真实可信,可以定为信使。《春秋》文字简括、平实、含蓄、明白流

5、畅。《春秋》对后代历史著作有重大影响,尤其在遣词造句中寓褒贬义,被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8第二节《左传》一、《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作者:左丘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成书于春秋末至战国初这个范围记事年限比《春秋》略长二、《左传》的内容1、通过对“春秋五霸”霸业兴衰的叙写,反映了当时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过程。2、反映了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内部的政治经济变革,特别是从领主贵族统治向新兴地主阶级统治转化的过程。3、热情歌颂了一大批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人物,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批判了统治者的荒淫残暴,表

6、现了爱憎分明的进步历史观。◆三、《左传》的艺术成就1、叙事详密完整,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注意文章的结构和布局。2、善于描写战争。3、文辞简练含蓄、尤其是外交辞令应对得体,委婉尽致。四、《左传》的影响形成了我国优良的史学传统(作者有进步的历史观,有鲜明的是非观、价值观、有民本思想,直接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判)成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长篇叙事、外交辞令)《左传》叙事注重细节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刻划、注意通过任务语言举止表现人物个性,讲究情节结构的故事性、戏剧性,这些都对后代小说家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三节《国语》一、《国语》的成书◆我国第一

7、部国别史《国语》的作者,司马迁说乃《左传》作者左丘明;全书21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把部分记事起于周穆王,迄于鲁悼公,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人物言论反映春秋列国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国语》与《左传》《国语》:国别史,以记言为主;《左传》:编年史,以记事为主;《国语》称为《春秋外传》;《左传》称为《春秋内传》——《汉书律历志》二、《国语》的思想倾向:与《左传》较为一致8◆三、《国语》的文学评价1、人物描写有长足进步2、故事情节生动,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

8、行合理的想象和虚构。《尚书》多载训诫之文,《春秋》多寓褒贬之言,《左传》多叙列国之事,《国语》多记教诲之语。第四节《战国策》一、《战国策》的成书国别体史料汇编◆刘向编定命名(西汉后期)按东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