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人生选择——漫游路线的选择

司马迁的人生选择——漫游路线的选择

ID:44876914

大小:1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01

司马迁的人生选择——漫游路线的选择_第1页
司马迁的人生选择——漫游路线的选择_第2页
司马迁的人生选择——漫游路线的选择_第3页
司马迁的人生选择——漫游路线的选择_第4页
资源描述:

《司马迁的人生选择——漫游路线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司马迁的人生选择——漫游路线的选择成就了《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地位的司马迁,怕是今人谁都能知晓的了。自然,他那令常人无法想象,听后瞠目结舌的遭遇和他在承受屈辱后以坚强意志苟活下来,并最终著成史记一书的壮举也是百年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而我则对司马迁早年的漫游经历颇感兴趣,他十岁则通古文,家族世代都为史官,所以在他父亲司马谈做了太史令之后,就希望能够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著《史记》,但因自己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便把厚望寄予自己的儿子身上,在要求司马迁读万卷书的同时,还应该行万里路,因此,司马迁20岁开始了他的为期两年的游历生活,他的漫游,实际上是一次学术旅行。长久

2、的游历,使他饱览了大江南北的壮丽风光与历史胜地,收集了丰富的史料,增加了丰富的史识,开阔了胸襟。等到司马迁42岁开始正式撰写史记时,他已是胸怀天下,壮志凌云了。所以说,这次漫游是为他之后史记的撰写而做的准备,由此可以看出游历经历对于史记撰写的重要价值。之所以说司马迁的漫游是一次学术旅行,是因为他选择的路线及采访的对象。《太史公自序》中说“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通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司马

3、迁所选择的漫游路线是先南游,后北渡汶水,泗水之后的北游。在游江、淮一带时,他访问了淮阴侯韩信早年的事迹和遗迹,感叹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史记淮阴侯列传)。南行登上绍兴的会稽山,探访禹穴;张晏说:禹巡狩至会稽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间云禹入此穴。越绝书云:禹上茅山大会计,更名会稽。会稽又是夏禹后裔越王勾践的都城,勾践复仇的故事天下著名。司马迁赞扬道:禹之功大矣,渐九川,定九州,至于今诸夏艾安。及苗裔勾践,苦身焦思,终灭强吴,北观兵中国,以尊周室,号称霸王。勾践可不谓贤哉!盖有禹之遗烈焉(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此

4、后,司马迁到湖南登九疑山,瞻仰了虞舜的葬地。后来有机会瞻仰黄帝和唐尧的传说地后,赞美道:东渐於海,南孚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史记五帝本纪)。泛舟沅水、湘水之上,到达长沙,悲悼贬居此地的贾谊,亲临屈原投水的汨罗江。漫游南方之后,司马迁北渡汶水、泗水,到了儒家发祥的齐、鲁大地,研究儒家典籍,观看孔子遗留下来的文物与风尚,由衷赞叹道: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衹回留之不能去云(史记孔子世家)。又在孟子的故乡邹县峄山之下参加乡射仪式,在鄱、薛、彭城一带陷入困境,但究

5、竟是物质原因,还是旅途中遭遇了危险,因缺乏史料,不能确切的了解。薛,战国时为孟尝君的封地,在《孟尝君列传》中他对这一次游历孟尝君旧时封地的情况做了概述: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馀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彭城是春秋战国时宋的都城,是楚汉相争的旧地,也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是搜集秦汉之际历史资料的一个中心。从彭城向西北,就到了昆明,最后回到了长安。时间在公元前125到124年之间,前后大约经历了两三年的时间。在长期的游历中,司马迁不仅养成了重视生活的习惯,真切地了解了全国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形势,而且搜集到了

6、大量不见于史籍记载的鲜活的材料,为史记创作打下了丰富的史识基础。在史记创作中,有班固所称赞的实录精神,“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史记》中实录的精神处处可见。比如当司马迁漫游到汨罗江畔,在屈原当年投江的地方高声朗诵着屈原的诗,痛哭流涕,因此他写《屈原列传》写的那么有血有肉,他是亲自去考察过,身临其境的感受过当年这位爱国诗人站在江边的决定纵身一跃时的无奈与悲壮。再比如,在孟尝君的故乡薛城,他走乡串巷,考察民风,为了知道这地方的民风与当年孟尝君好客养士有什么关系,所以他走一路,考察一路。可以

7、这样说,司马迁在漫游的路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留存于人们口碑上的故事,在漫游的过程当中,使他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和认识逐渐深入。这一次的漫游经历的确对司马迁价值观及其巨著《史记》的编写有很大的影响。在他二十三岁到二十四岁之间,他侍从汉武帝出巡,到了陕西凤翔,山西夏县、河南、洛阳,陕西的陇县,甘肃清水,宁夏固原,回陕西醇化甘泉山。二十五岁,他出使四川、云南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二十六岁,刚刚从西南回来的他又侍从汉武帝出巡山东泰山、河北昌黎、卢东,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