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司法考试笔记—刑法

2017年司法考试笔记—刑法

ID:44896624

大小:11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01

2017年司法考试笔记—刑法_第1页
2017年司法考试笔记—刑法_第2页
2017年司法考试笔记—刑法_第3页
2017年司法考试笔记—刑法_第4页
2017年司法考试笔记—刑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司法考试笔记—刑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司法考试笔记—刑法刑法基本原则一、罪刑法定(一)思想基础: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预测可能性)(二)基本内容1、成文的罪刑法定:排斥习惯法2、事前的罪刑法定:从旧兼从轻3、严格的罪刑法定: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和类推适用刑罚4、确定的罪刑法定a、明确性:必须清楚明了,不得有歧义,不得含糊不清b、罪的法定: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c、刑的法定:禁止残酷的不均衡的刑罚,禁止绝对不定期刑二、平等适用刑法1、平等保护法益2、平等认定犯罪3、平等裁量刑罚4、平等执行刑罚三、罪刑相适应(一)基本内容:刑罚与罪质、犯罪情节、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

2、应(二)表现特点1、制刑:重视罪质2、量刑:重在犯罪情节3、行刑:重在犯罪人的人身危险程度刑法解释(一)解释理由:文理解释目的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体系解释(包括当然解释)(二)解释原则:平义解释扩大解释缩小解释反对解释补正解释刑法适用范围(一)空间效力1、属地管辖:含船舶和航空器2、属人管辖:双重犯罪原则3、保护管辖:双重犯罪原则,最低刑三年以上4、普遍管辖:必须符合国际条约,国内刑法为依据(二)时间效力:1997.9.30生效,已生效判决继续有效,审判监督重审适用旧法犯罪分类一、自然犯(刑事犯)与法定犯(行政犯)二、国事犯罪与普通犯罪三、亲

3、告罪与非亲告罪亲告罪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人民检察院和近亲属可以代为告诉1、侵占罪2、侮辱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3、诽谤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4、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导致被害人死亡除外)5、虐待罪(导致被害人重伤、死亡除外)四、即成犯、状态犯和继续犯(一)即成犯:故意杀人罪(二)状态犯:盗窃罪(三)继续犯:非法拘禁罪犯罪构成一、犯罪构成分类1、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2、完结的犯罪构成与待补充的犯罪构成3、单一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二、犯罪构成要件要素1、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4、2、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3、客观(违法)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主观(责任)的构成要件要素4、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5、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与非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6、真正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表面的构成要件要素三、违法性构成要件(一)危害行为1、危害行为特征:有体性、有意性、有害性2、行为的分类:教唆行为、预备行为、实行行为、帮助行为3、不作为犯罪分类:纯正(真正)不作为犯与不纯正(不真正)不作为犯4、不纯正不作为犯成立条件❶具有作为义务A、对危险源的支配a、对危险物的管理义务b、对他人危险行为的监督义务c、对自己先前行为

5、引起的法益侵犯行为的防止义务B、基于法益的无助(脆弱)状态的特殊关系产生的保护义务a、基于法律规范产生的保护义务b、基于制度或者体制产生的保护义务c、基于自愿(合同或者自愿接受)而产生的保护义务C、基于对法益的危险发生领域的支配产生的阻止义务a、对自己支配的建筑物、交通工具等场所内的危险的阻止义务b、对发生在自己身体上的危险行为的阻止义务❷具有作为可能性(法律不强人所难)❸结果回避可能性(不履行作为义务可能造成危害结果)❹不作为与作为的等价性(二)行为对象:有的犯罪无行为对象,有的犯罪存在多个行为对象(三)危害后果1、危害后果特征:因果性、侵

6、害性与危险性、现实性、多样性、法定性2、侵害犯与危险犯(包括具体的危险犯与抽象的危险犯)3、行为犯、结果犯与结果加重犯4、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四)特定身份1、自然人的特定身份:构成身份、加减身份2、单位犯罪(五)违法阻却事由1、正当防卫2、紧急避险3、法令行为4、正当业务行为5、被害人承诺6、自救行为四、责任性构成要件(一)故意1、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2、确定故意与不确定故意3、犯意转化、另起犯意与行为对象转换(二)事实认识错误1、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对象错误、方法错误(打击错误)、因果关系的错误2、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对象错误、方法错误(三)过

7、失: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四)目的与动机(五)责任阻却事由1、精神状态2、刑事法定年龄3、违法性认识错误4、期待可能性:不可抗力、亲亲得相首匿、毁灭赃物、许霆案不可罚的不能犯:方法不能犯、对象不能犯、主体不能犯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一、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由于意志外原因未能着手。可从减免二、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意志外原因未得逞。可从减三、犯罪中止:自动放弃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应免除减轻共同犯罪一、必要共犯与任意共犯(一)对向犯:片面的对向犯只处罚一方(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二)聚众共同犯罪:处罚首

8、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只处罚首要分子的不是共同犯罪(三)集团共同犯罪:3人以上共同犯罪二、共同正犯三、间接正犯:强制他人犯罪、利用他人错误支配犯罪事实或者利用无身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