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ID:44935386

大小:4.35 MB

页数:115页

时间:2019-11-05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_第1页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_第2页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_第3页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_第4页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0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11月29日 南京《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2.基本技术原则1.概 述提纲4.设备技术要求3.设备配置原则5.信息交互原则6.就地化实施原则7.关于附录8.总结2本标准编制工作的过程与背景国调中心各网、省调继电保护专业国网继电保护专家组成员智能变电站保护工作组成员组织总结分析数字化、智能变电站运行经验讨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技术原则讨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配置原则讨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实施方案形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2009年12月28~30日国调中心智能变电站继电

2、保护技术应用工作研究会议(武汉)讨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技术要求3本标准编制的主要原则《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383-2009)细化、补充和完善从指导工程应用的角度继电保护在功能上是统一的整体,需要一次设备、二次回路、通道、保护装置之间的配合协调,发挥其整体性能。依据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遵循继电保护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提高实现6.6(智能变电站)保护功能要求a)应遵循继电保护基本原则,满足GB/T14285、DL/T769等相关继电保护的标准要求;b)保护装置宜独立分散、就地安装;c)保护应直接采样,对于单间

3、隔的保护应直接跳闸,涉及多间隔的保护(母线保护)宜直接跳闸。对于涉及多间隔的保护(母线保护),如确有必要采用其他跳闸方式,相关设备应满足保护对可靠性和快速性的要求。d)保护装置应不依赖于外部对时系统实现其保护功能;e)双重化配置的两套保护,其信息输入、输出环节应完全独立;f)当采用电子式互感器时,应针对电子式互感器特点优化相关保护算法、提高保护性能;g)纵联保护应支持一端为电子式互感器、另一端为常规互感器或两端均为电子式互感器的配置形式。《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中与继电保护相关规定本标准编制的主要原则7.2(智能变电站)高级功能要求7.

4、2.2智能告警及分析决策应建立变电站故障信息的逻辑和推理模型,实现对故障告警信息的分类和过滤,对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在线实时分析和推理,自动报告变电站异常并提出故障处理指导意见。可根据主站需求,为主站提供分层分类的故障告警信息。7.2.3故障信息综合分析决策宜在故障情况下对包括事件顺序记录信号及保护装置、相量测量、故障录波等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多专业综合分析,并将变电站故障分析结果以简洁明了的可视化界面综合展示。本标准编制的主要原则《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中与继电保护相关规定本标准结构和内容目次前言正文附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

5、义4总则5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配置原则6继电保护装置及相关设备技术要求7继电保护信息交互原则8继电保护就地化实施原则附录A、B、C、D本标准适用范围7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技术原则规定了110kV(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新建、改(扩)建智能变电站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可采用全部或相应部分说明本标准突出重点内容8标准针对智能变电站的特点,重点规范了继电保护配置原则、技术要求、信息交互原则以及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等相关设备配置原则及技术要求。本标准只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特殊之处进行统一规范,除此之外还应满足“六统一”

6、设计等原有规程、标准等的相关规定。2.基本技术原则1.概 述提纲4.设备技术要求3.设备配置原则5.信息交互原则6.就地化实施原则7.关于附录8.总结基本技术原则4.1本标准内容是在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基础上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所作的补充规定,与规范性引用文件不一致之处以本标准为准。释义本规范从指导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对《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等相关规范继电保护部分进行细化、补充和完善。基本技术原则4.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与站控层信息交互采用DL/T860(IEC61850)标准,跳合闸命令和联闭锁信息可通过直接电缆连接或GOOSE机制传输

7、,电压电流量可通过传统互感器或电子式互感器采集。具体应用中采用的技术应遵循本标准中与之对应的部分。释义1、站控层采用IEC61850标准。2、常规互感器和电子式互感器均可。3、直接电缆跳闸或GOOSE点对点跳闸方式均可,详见下文。基本技术原则4.3继电保护新技术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的要求,并提高保护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继电保护在功能实现上是统一的整体,需要一次设备、二次回路、通道、保护装置之间的配合协调,发挥其整体性能。1、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的研究与探索,应以进一步提高保护的性能和安全可靠性为目的。2、不能为了智能化

8、而智能化,继电保护的智能化不能牺牲保护的“四性”,应以提高保护的可靠性为基本出发点,不能降低保护的可靠性。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是“继电保护系统”,不再是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和二次回路应协调配合。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