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1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限时规范训练

高考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1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限时规范训练

ID:44941772

大小:3.75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05

高考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1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限时规范训练_第1页
高考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1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限时规范训练_第2页
高考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1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限时规范训练_第3页
高考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1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限时规范训练_第4页
高考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1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限时规范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1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限时规范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1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限时规范训练(时间:40分钟 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公元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书中详细叙述了中国纸币的形状大小、面值多少、市面印刷文字的多少以及兑换的方法。他的这些介绍,使欧洲人知道了中国人的印刷状况,并效法中国印制钞币。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印刷术(  )A.加速欧洲社会的转型  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C.促进欧洲的货币改革D.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解析:选D。根据材料“使欧洲人知道了中国人的印刷状况,并效法中国印制

2、钞币”只能得出印刷术推动了欧洲货币印刷技术的革新,不能说明推动社会转型,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14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印刷术推动了欧洲货币印刷技术的革新,并不是币制改革,故C项错误;马可·波罗对中国纸币的介绍影响了欧洲货币印刷技术的革新,是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故D项正确。2.(2018·山东青岛一模)“中土医书,方论浩繁。每论一病,必浮举阴阳五行,缠绕不休;每用一药,必为色香形味,分配脏腑。更或高谈脉理,妄事神巫”。这说明中医(  )A.具有系统

3、的科学理论体系B.诊断和治疗带有迷信色彩C.不受重视,医生地位低下D.发展受到阻碍,作用较少解析:选B。根据材料“每论一病,必浮举阴阳五行,缠绕不休;每用一药,必为色香形味,分配脏腑。更或高谈脉理,妄事神巫”可知,传统中医并不具备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每论一病,必浮举阴阳五行,缠绕不休;每用一药,必为色香形味,分配脏腑。更或高谈脉理,妄事神巫”可知,中医的诊断和治疗都带有很强的迷信色彩,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中医和医生地位的相关提及,故C项错误;材料中同样没有对中医发展受到阻

4、碍以及作用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3.(2018·四川乐山二模)考古界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甘肃放马滩纸、悬泉纸、早滩坡纸,陕西灞桥纸等。但《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纸是汉代的主要书写材料B.汉朝各地推广了造纸术C.蔡伦发明造纸术最为可信D.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汉解析:选D。题干主要论述西汉纸的发现,没有谈及西汉纸的书写功能,故A项错误;题干谈及在不少地方发现了西汉纸,这不能说明在全国各地推广造纸术,故B项错误;“蔡伦发明造纸术最为可信”的说法

5、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题干谈及在不少地方发现了西汉纸,并且在《后汉书》中也有记载,说明最晚在汉朝时就发明了造纸术,故D项正确。4.(2018·重庆六校期中)中国古代科技主要限于农业水利工程、时令、气象科技等,其他如机械、纺织、印刷等也有所发展,但都未能推动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长期处于正统地位B.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重点是人际与社会的和谐C.中国推行闭关锁国政策D.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解析:选D。儒学教育培养科举人才,阻碍古代科技人才的发展,影响古代

6、科技向近代转化,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中国传统文化关注重点是人际关系,轻视对自然的探索,影响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影响科技交流,影响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缺乏经济动力,是其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5.(2018·广东茂名模拟)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而来,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的以此为生的“说话人”。“说话”分为四家:小说(以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经(演说佛书)、讲史(讲述前代兴

7、废争战之事)、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这反映出宋代(  )A.说书艺术开始在民间出现B.世俗文学成了文化主流C.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D.城市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解析:选D。由“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而来”可知说书艺术起源于至少唐代,故A项错误;由“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的以此为生的‘说话人’”无法判断当时的主流文化的情况,故B项错误;“小说(以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经(演说佛书)、讲史(讲述前代兴废争战之事)、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没有反映出批判礼教的内容,故C项错误;“说话

8、”的受众为市民,其兴起意味着市民阶层的扩大,故D项正确。6.(2018·河南安阳一模)下表反映了史料中所收录的唐代文学家的地域分布情况(今地名)。由此可知,唐代文学人才(  )《旧唐书》(115位)河南22人,河北22人,陕西13人,山西12人,江苏10人,浙江6人,湖北5人,山东4人,四川2人,不著籍贯者19人《新唐书》(77位)河南22人,河北17人,陕西9人,山西8人,江苏4人,浙江4人,湖北3人,山东2人,甘肃2人,福建1人,安徽1人,江西1人,籍贯不明者3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