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活与科技第4册第二章第5节《水变咸了》教案

人教版生活与科技第4册第二章第5节《水变咸了》教案

ID:44947631

大小: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05

人教版生活与科技第4册第二章第5节《水变咸了》教案_第1页
人教版生活与科技第4册第二章第5节《水变咸了》教案_第2页
人教版生活与科技第4册第二章第5节《水变咸了》教案_第3页
人教版生活与科技第4册第二章第5节《水变咸了》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生活与科技第4册第二章第5节《水变咸了》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水变咸了【教材分析】我们知道水能溶解物质的现象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但是水溶解物质具有什么特点呢?本课就是以食盐、高猛酸钾在水中的溶解为探究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溶解的含义,探究物质溶解的特点,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就是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目标编写的,主要研究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特点。【教学建议】本课参考小学科学“探究——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设计。本节课以问题“把盐放到水里会有什么变化”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假设,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水变咸了是“盐在水

2、中化了”的事实,初步认识“溶解”现象。然后通过做“高猛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实验,进一步认识溶解现象,体会到“溶解”的含义。然后对课前准备的不同物质的溶解性进行猜想,并通过具体的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巩固和加深对溶解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从身边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征,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科学知识:知道水有溶解物质的特征;能定性地描述溶解变化;

3、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知道水有溶解物质的特征【教学准备】烧杯、药匙、玻璃棒、食盐、小苏打、沙子、粉笔屑、高锰酸钾、糖等。【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学生观看故事,看完故事你有什么问题?2、学生回答。3、学生提出问题。(盐到哪儿去了?水是怎么变咸的?……)4、教师小结,引入课题。(板书课题:水变咸了)二、活动一、把盐放在水里会有什么变化?(一)猜想假设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猜想。2、学生汇报。(二)制定方案1、谈话: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烧杯、玻璃棒、药匙、食盐、水。先观察盐是什

4、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你准备怎样做实验?实验时,注意什么?2、学生讨论,制定方案。3、全班交流。4、学生谈注意事项,教师小结并出示温馨提示。(三)实施探究(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四)展示交流1、教师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教师总结溶解(板书溶解极小的)师:你们观察到溶解的过程了吗?我们把盐换成一种有颜色的物体,高锰酸钾活动二、把高锰酸钾放在水里会有什么变化?1、观察高锰酸钾的颜色、形状2、出示实验材料3、出示温馨提示4、实施探究。(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好实验记录表。)5、展示交流(1)

5、、教师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像食盐、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淀下来,这种现象叫做溶解。活动三、其他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1、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溶入水呢?)2、教师出示材料(小苏打、粉笔屑、沙、糖)3、学生猜想填表格。我的实验记录实验三:其他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溶解的划“√”,不溶解的划“×”)记录人: 沙小苏打白糖粉笔屑我的猜测(是否溶解)    实验现象变成的微粒能否看见    在水中分布是否均匀    静置是否沉淀  

6、  实验结果(是否溶解)    4、出示温馨提示6、实施探究。(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好实验记录表。)7、展示交流。8、教师小结:(小苏打、糖在水中能溶解;粉笔屑、沙在水中不能溶解。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溶入水)三、拓展创新(一)课内拓展1、教师提出问题:在水中不断加入食盐,有什么发现?2、老师动手实验,学生认真观察,理解饱和现象。3、教师小结,概括饱和的含义。(当我们在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加到一定程度盐就不再溶解了,这种现象叫饱和。板书:饱和。(二)课堂小结,课后拓展。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请同学们课下完成这两个问题。课下

7、寻找味精、洗衣粉各一小包、研究记录表格一张。板书:溶解饱和极小的均匀的仕沟小学周立雪2014年10月24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