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避难硐室设计

煤矿避难硐室设计

ID:44948882

大小:198.04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1-05

煤矿避难硐室设计_第1页
煤矿避难硐室设计_第2页
煤矿避难硐室设计_第3页
煤矿避难硐室设计_第4页
煤矿避难硐室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避难硐室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标准文案前言建立并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国家安全发展的需要,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建设完善紧急避险系统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国家强制推行的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白山市江源区宝源煤矿已按上级各部门的有关文件要求建设完善了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煤矿

2、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3]10号)的要求,对该矿井的避难硐室设计进行完善和补充。该矿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本设计中的紧急避险设施为永久避难硐室。设计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大全标准文案2、《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3、国家安

3、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4、《吉林省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总体规划》(吉安监管煤监一字[2010]304号);5、《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6、《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安监总煤装[2011]33号文);7、《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文);8、《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井下紧

4、急避险系统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3]10号);9、《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10、《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11、《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12、《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13、《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01-2007);大全标准文案14、《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15、

5、《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一、矿井简介该矿井位于吉林省白山市境内,行政划归江源区砟子镇管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6°32′30″—126°33′10″,北纬41°59′03″——41°59′28″。矿区距白山市10km,距国铁浑(江)—白(河)砟子火车站约1.0km,距鹤(岗)—大(连)公路3km,并与矿区分段有公路相连接,交通十分便利。该矿井为单独保留矿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万t/a。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片盘式。(一)工程地质条件井田内煤层顶、底板为细

6、砂岩、粉砂岩及铝土质页岩,属于半坚硬—软弱岩组。矿区构造复杂,经开采证实井巷稳定性较好。矿井采煤方法为走向壁式采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该矿井工程地质条件属较简单型。(二)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地处低山区,地形标高683—567m,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558.7m,区内地表无水体分布,矿区外东南200m有小南沟河由南向北流过,流浪0.13—0.49m³/s,对开采煤层无影响。矿区内主要地下水含水层为:1、太原组—大全标准文案山西组基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层,风化深度50—60m,富水性极弱。2、奥陶系灰岩

7、岩溶裂隙水含水层,赋存于煤层下部,富水性不均,实践证明对开采煤层无影响。矿区隔水层为含煤地层以下本溪组泥岩及页岩,中夹3—5层薄层灰岩。下部为中粗砂岩,结构致密,质纯透水性弱,厚度137—149m,是本井田良好的隔水层。该矿井位于浑江南岸的低山坡形山地,南部较高,西北侧较低,大气降水可顺坡势自然排泄。井下对所有断层已揭露,无导水构造。现矿井开采深度为+340m标高,其正常涌水量仅为3—10.2m³/h,干旱季水量更少,证明矿区内为弱富水,继续开采过程中坑道涌水量不会超过以往正常排水量。由于该矿地

8、表泻水条件好,煤层顶底板岩层不存在富含水层,也无淋水及滴水现象,现有采动范围内,岩石孔隙、裂隙、溶隙含水层补给条件极差,故本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矿井。(三)环境地质条件根据《中国地震裂划图》和该区历史地震资料记载,矿区处于地震稳定区域,没有发生有级地震。本区属地震少发地带。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环境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四)瓦斯、煤尘及煤层自燃倾向性2006年度矿井瓦斯鉴定结果,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9.75m³/t,瓦斯绝对涌出量0.86m³/min,矿井瓦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