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课件

《国际关系史》课件

ID:44991141

大小:2.55 MB

页数:232页

时间:2019-11-06

《国际关系史》课件_第1页
《国际关系史》课件_第2页
《国际关系史》课件_第3页
《国际关系史》课件_第4页
《国际关系史》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关系史》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两大阵营的形成、扩大与激烈对抗一、二战结束时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二、对战败国的处理三、美苏冷战的爆发:多因素作用的产物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形成和扩大五、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扩大六、两大阵营的激烈对抗一、二战结束时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战争使大国力量对比和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实施大国否决权和主权平等原则的联合国世界殖民体系遭到根本破坏,民族解放运动成为历史潮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深刻的社会变革二、对战败国的处理意、罗、保、匈、芬五国和约的签署:“四三、二公式”、5次会议、争议问题、和约框架对德国问题的处理: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纽伦堡审判对日本问题的处理:美国单独占领

2、日本、东京审判、美国对日本的民主化改革三、美苏冷战的爆发:多因素作用的产物1,国际环境因素:和平政治取代战时政治;战后国际力量对比的“两极化”;战后出现的广大“权力真空地带”;战后国际体系中充满着动荡与混乱。2,国家行为动机:美苏意识形态根本对立;两国国家利益基本相悖。3,领导者个人因素:对对方的认识;处理外交的方式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形成和扩大1,杜鲁门政府的对苏强硬外交2,乔治·凯南关于遏制苏联的八千字电报(1946/2/22)3,丘吉尔的富尔顿“铁幕”演说(1946/3/5)4,克利福德的报告《美国与苏联的关系》(1946/9/24)5,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

3、947/3/12)6,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1947/6-1948/4-1952/6)7,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建立(1949/4)与扩大8,美国在太平洋的同盟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见后)1,杜鲁门政府的对苏强硬外交1945年4月杜鲁门继任总统后,美国政府对待苏联的态度逐渐但却明显地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由于美苏在一系列问题上矛盾的发展和斗争的激化,杜鲁门及其主要的谋士们感到,罗斯福的“世界主义”想法并不现实,美国无法用一些政治上的让步或经济上的援助将苏联纳入它的战略轨道,而应该改弦更张,另谋对策。另一方面,美国掌握了制造原子弹的秘密,并在向广岛、长崎进行的轰炸中看

4、到了这种武器的威力。(陆军部长斯蒂文森说)美国在同苏联打交道时总是故意地“将原子弹这一武器挂在屁股后面”。在杜鲁门政府看来,苏联已经从战时盟友变为争夺世界霸权的对手,苏联已不是合作的伙伴而是应该加以遏制的对象。2,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第511号 (八千字长电报)1946年2月22日苏联官方宣传机器对战后问题的看法(7点前提+4个推论)这种看法的背景:不安全感苏联的看法在官方一级的实际运用(8点)从美国政策的角度应该作出的实际推论:(1)美国是有能力对付苏联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4点理由)(2)具体的处理方法(5点)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

5、年7月以X署名发表于美国《外交季刊》苏联政权的政治性格是意识形态和所处环境的产物。通过分析苏联内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认为苏联政权本身包含着衰败的种子,这个种子已经萌芽滋长。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国不可能期望到苏联可以和自己处在一种互信的程度,两个国家存在根本性的对立,唯有采取遏制政策是美国对苏外交政策的首要选择。3,丘吉尔的“和平砥柱”演说1946年3月5日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为了使无数的家庭得到安全,必须使他们不受可怕的掠夺者——战争和暴政——的侵犯。“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6、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在远离俄国边界、遍布世界各地的许多国家里,共产党第五纵队已经建立。它绝对服从来自共产主义中心的指令,完全协调地工作着。”“苏俄不希望战争。他们所希望的是得到战争的果实,以及他们的权力和主义的无限扩张。”“他们所钦佩的莫过于实力,而最瞧不起的是军事上的虚弱。”呼吁英美两国建立起特殊关系,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以共同

7、对付苏联。斯大林认为丘吉尔演说是散布纠纷的种子,散布“种族优越论”,是“危险的行动。丘吉尔演说反映了衰落的英帝国企图借助美国抗衡苏联的心理,揭开了冷战的序幕,4,1946/9克利福德的报告:《美国与苏联的关系》该“报告”更加全面地分析了美苏关系, 更加全面地阐述了对苏方针,正式反映了美国的战略意图关于苏联的目标,“苏联把控制斯德丁到的里雅斯特这一条线以东的欧洲,看作是对他们现今的安全必不可少的,在这个地区内,它们决不容忍出现对立的势力”;同时,苏联“企图沿着它的中、东部边界建立一个政治上臣服于苏联、无力对苏联采取敌对行动的保护地区”。“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