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经济发展

原住民族经济发展

ID:45038843

大小:604.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1-08

原住民族经济发展_第1页
原住民族经济发展_第2页
原住民族经济发展_第3页
原住民族经济发展_第4页
原住民族经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住民族经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原住民族經濟發展: 展望與問題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林向愷教授壹、原住民族獨立自主的要件21.二次戰後,全球化最顯著政經現象:經濟愈統合,政治愈分離●二次戰後,貿易自由化導致國家政治疆域不再是決定商品市場規模大小重要的因素。由於商品競爭力決定市場規模,國家內不同領域或不同種族在決定是否脫離原有國家而獨立過程中,文化、價值、宗教、種族等差異因素成為愈來愈重要的考量。●貿易自由化程度愈高(經濟愈統合),新而獨立國家愈多(政治愈分離):-加拿大魁北克-義大利北部隆河流域-比利時-西班牙巴斯克●歐盟經濟整合程度愈來愈高,未來歐盟之組成將由目前的N

2、ationsofEurope轉變成RegionsofEurope.32.「經濟愈統合,政治愈分離」現象成立的要件為具有政治分離的區域需具備充分的及自主的發展經濟的能力,生產的商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質。目前,台灣原住民族以及其他大多數國家原住民族都缺乏上述的經濟條件。3.原住民族應以自然生態、藝術與文化等面向的獨特價值理念建立原住民族共同主體性,而非一昧在原住民族追求族群異質化,以此價值理念作為原住民族永續發展基本支柱。4貳、原住民族發展所面臨的問題5長久以來,臺灣原住民族無論在地理位置、族群地位、政治實力、經濟發展、文化權利等層面,都屬

3、於邊陲位置。其中,原住民族所面臨最迫切的挑戰:原住民族的經濟發展。依據2002年《臺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報告》,原住民家庭每月平均所得為3.9萬元,為臺灣全體家庭平均水準8.9萬元的43.6%;且平均每戶每月平均消費為2.8萬元,僅為全體家庭之半。原住民家戶住宅自有率為78.2%,平均每戶住宅面積為30.7坪,均較全體家庭為低。6政府過去所推動各項重大經濟發展計畫重經濟發展輕忽自然生態,且對原住民族區域並未帶來實質經濟效益。縱然政府持續推動嘉惠原住民族經濟事業發展,並投入為數可觀預算資源,但大多數原住民與原住民族部落仍然面對著高失業率,

4、以及高度倚賴社會福利、政府臨時性工作分配與各項就業補貼和救濟方案。7過去政府針對原住民族所制定經濟發展策略的缺失有:(1)政府所制定的經濟發展策略,多以掌控、同化及依賴為主要思維。(2)政府忽略傳統原住民族權力組織與經濟結構。(3)政府不重視原住民族人才培育與發展。(4)原住民區域缺乏自主決定重要發展策略的權限。(5)經濟發展策略忽視自然生態重要性且未與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與規範的結合。(6)原住民族土地的持續流失且未賦予原住民族對傳統領域的治理權力。(7)原住民族缺乏對於環境生態資源的分配與利用權限。8根據《93年臺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

5、告》顯示:原住民勞動力中有四成希望留在原住民族區域工作,有三成希望在原鄉鄰近鄉鎮工作,惟原住民族區域因交通不便、基礎建設不足、經濟活動不活絡,工作機會明顯不足,致使原住民家庭仍然大量往非原住民鄉鎮市移動。7.原住民族區域社會與經濟發展屬於弱勢地位的因素有:●高失業率與缺乏工作前景。●低收入與缺乏經濟事業發展機會。●高度依賴政府補助救濟與高度仰賴外來資金與專業。●缺乏自有住宅且較難累積財富。●缺乏創業融資的金融服務。9參、現行政府體制下 原住民族經濟發展策略101.檢視『原住民族基本法』中與經濟發展有關的第14條至第18條,原住民族經濟發

6、展的原則為:●以原住民族為主體,發展部落經濟事業。●保障原住民族工作權,建構部落就業網絡。●設置原住民族地區建設基金。●設置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依此,原住民族經濟發展策略的推動須著重於健全原住民族經濟及產學支援體系,提昇原住民族人力資源素養,促進原住民族區域經濟資源合理分配與運用,以活絡原住民族區域經濟活動開展。112.依現行『原住民族基本法』原住民族經濟發展具體作法至少應包括:(1)原住民綜合基金改隸為原住民族發展金庫,完備原住民族金融體系。(2)賦權部落決策機制,強化傳統原住民族部落權力組織。(3)建構凸顯原住民族傳統部落文化風貌

7、的經濟活動。(4)中央政府提供足夠的資金挹注到部落發展的需求。(5)以部落為主體,發展具有各自特色的經濟發展策略。(6)培育部落經濟管理人才,強調empowerment的重要性。(7)縮小數位落差。12肆、準國與國關係下原住民族自治 政府與中央政府的財政關係13●各國有獨立的關稅領域,對境內居民、生產的商品以及境內經濟活動有課稅權,對非本國居民有出入境規範●隨著全球化,商品、資金及技術跨國移動限制逐漸降低,各國獨立行使政治疆域內財政收支管理工作●國與國間財政關係至多存在援助關係1.國與國的財政關係142.地方財政制度法規架構憲法中央政府

8、省縣自治法公共債務法財政劃分法稅法及地方稅法通則地方稅入中央統籌分配稅補助制度支出權責劃分舉借收入(強制)還本地方財政15●全國性公共財或服務由中央統籌負責-國防、司法、外交、競爭與管制政策、國道、機場與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