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章末过关检测卷(一)新人教版选修6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章末过关检测卷(一)新人教版选修6

ID:45058771

大小:2.01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08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章末过关检测卷(一)新人教版选修6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章末过关检测卷(一)新人教版选修6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章末过关检测卷(一)新人教版选修6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章末过关检测卷(一)新人教版选修6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章末过关检测卷(一)新人教版选修6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章末过关检测卷(一)新人教版选修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章末过关检测卷(一)新人教版选修6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下列四幅景观图,回答1~2题。①元谋土林    ②横店影视城一角③香格里拉的千湖山   ④松赞林寺    1.这四处景观中,属于天然环境的是(  )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四幅景观中,横店影视城和松赞林寺属于人类活动所创造出的人工环境;元谋土林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千湖山是洼地积水成湖,均属于天然环境。答案:C2.影响松赞林寺景观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岩石B.阳光C.科学技术D.宗教信仰解析:松赞林寺主要是藏传

2、佛教寺院,影响其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宗教信仰。答案:D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xx年我国GDP突破7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7%,但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达15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下图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3.分析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污染减轻C.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D.经济越落后,环境质量越差4.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取决于(  )A.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B.人类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不断调整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不断完善解析:第3题,重点考查

3、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平时知识的积累。从图上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质量会逐步提高(即环境污染会减轻),也就是说,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之后,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才会呈正相关的关系。第4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图中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而没有涉及人类的认识能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等,注意读图做题。答案:3.B 4.A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5~7题。省区       甲乙丙丁广东++++++++四川+++++++新疆+++++++

4、山西+++++++++5.甲和丙代表环境问题分别是(  )①寒潮 ②酸雨 ③水土流失 ④土地荒漠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甲环境问题山西严重,应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丙新疆严重,应是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答案:B6.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①森林覆盖率高 ②地形 ③降水充沛 ④纬度位置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乙环境问题在山西最严重,新疆次之,而广东、四川很少见,可判断应是寒潮,广东纬度偏低,北部又有南岭的阻挡,所以寒潮几乎不会到达。答案:B7.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有(  )A.改进种植制度B.优化燃料消费结

5、构C.退耕还牧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解析:丁类环境问题是酸雨,是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产生酸性气体所致,有效措施为优化燃料消费结构。答案:B读图,回答8~9题。8.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水体污染B.自然资源衰竭C.全球气候变暖D.生物多样性减少9.导致该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  )A.开矿毁坏岩层B.过度抽取地下水C.乱砍滥伐森林D.任意排放废弃物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从地下深处获取地下水,说明自然资源衰竭。答案:8.B 9.B图甲为某区域地形图,图乙为该区域人口密度和人口合理承载力情况图。读图,完成10~11题。甲         乙10.该区域最主

6、要的环境问题是(  )A.凌汛B.水土流失C.森林面积减少D.泥石流频发11.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密度超过该地区合理承载力B.A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C.人口密度在北部最为合理D.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较大解析:第10题,该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最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11题,造成水土流失最主要的人为因素是不合理的垦殖,过度扩大耕地面积,这种行为的根源是人多地少的矛盾。答案:10.B 11.A读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甲)及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重图(乙),完成,12~13题。甲      乙12.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

7、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C.酸雨危害D.大气污染13.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B.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C.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燃烧效率高D.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解析:第12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薪柴所占的比重高达32%,这样容易造成丘陵地区的植被破坏,江南丘陵地区降水较多,一旦植被遭到破坏,就会带来水土流失问题。第13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县农作物的秸秆主要当做燃料利用,而在农村农作物秸秆燃烧放出的热量利用率很低,所以该县农村秸秆利用不充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