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11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11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ID:45063581

大小:5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09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11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11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11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11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11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学习要点】1.探究文章的结构和手法。☆课堂探讨☆要点一:探究文章的内容手法。【探究活动】这篇课文论述了从师之道。看看课文的第一段是怎样逐步推出论点的,第二、三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教师释疑】这是一道探究文章结构的题目,注意文章各段之间的关系。【讨论明确】第一段开篇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紧接着正面概述教师的职能和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然后转而论述从师的必要性,无师不能解惑;最后正面论述择师的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为师,并归纳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二段评述

2、当时不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从师的必要。第三段举历史事例正面论述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探究活动】课文的第二段是用对比手法来写的。说说这一段用了几组正反对比的事实论据,这样对比有怎样的论证作用。【教师释疑】注意找到对比的对象和要通过对比谁干的道理。【讨论明确】这一段用了三组正反对比的事实作论据。第一组,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第二组,对其子于对其身对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于其身,耻学于师。第三组,百工之人与士大夫对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之。在对比中得出结论:师道之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明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课堂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

5、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惑:疑难问题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C.君子不齿不齿:不屑与之同列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盛:盛大【答案】D【解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2.下列各句中与“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不拘于时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而耻学于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句式是“于”造成的状语后置,A项,判断句;B项,“于

6、”表被动,是被动句;C项,之字提宾,宾语前置句;D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是由介词“于”造成。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3.下面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B.第一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以及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是全篇论证的中心,下文都紧扣这一论题展开议论和批判。C.第二段以对比的方法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着重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正面论证“为学

7、必从师”的中心论点。D.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文章中以今人、士大夫之族作为例证来证明文章观点,是反面的论证,不是正面论证,对原文理解错误。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答案】(1)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

8、什么明智的。(4分)(2)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能)低于圣人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