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运动和力3

中考物理运动和力3

ID:45068214

大小:277.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1-09

中考物理运动和力3_第1页
中考物理运动和力3_第2页
中考物理运动和力3_第3页
中考物理运动和力3_第4页
中考物理运动和力3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运动和力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运动和力一、运动和力(考纲P119)(一)运动1、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改变的运动2、参照物:事先假定为不动的物体。3、运动和静止的判断:运动—相对参照物位置改变静止—相对参照物位置不变4、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5、运动的分类:曲线运动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6、速度含义:物体运动的快慢公式:v=s/t单位:米/秒(主单位),千米/时(常用)7、平均速度: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经历的时间的比值。练习:1、人急行的速度大约是2米/秒,人急行横过6米宽的马路需要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__秒;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是10米/秒,人至

2、少要在距行驶过来的汽车_________米处开始穿越马路。3秒30米2、把带有滴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向左作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滴,其分布如图9—3所示。设小车滴墨水时间间隔为t,那么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至最后一滴墨水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B.小车运动的时间是7C.小车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较全程的平均速度大D.小车在任一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速度都比全程的平均速度小C3.当汽车行驶时,坐在车内的乘客以自己为参照物,则乘坐的汽车是()A.向前运动B.向后运动C.静止的D.无法判断4.从匀速直线运

3、动的速度公式v=s/t中可知()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小D.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5.一个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4秒内通过的路程为20米,则它在前2秒内运动的速度为()A.10米/秒B.7.5米/秒C.5米/秒D.20米/秒CDC6、一列火车长200米,已知它用2小时跑了144千米,这列火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多大?合多少米/秒?若火车仍以此速度通过1.6千米的山洞,则整列火车驶出山洞要花多长时间?(二)力: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发生形变4、作用效

4、果速度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方向5、测量:测力计—弹簧秤(实验室常用)6、单位:牛顿(N)7、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8、力的图示:用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303.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同时头也感到疼,说明.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4.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同时物体对地球也有引力的作用B.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它一定也是施力物体C.从手中抛出去的铅球,手对它就不再有力的作用D.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它们之间不会有力的作用常见的力概念: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产生的原因:地球的吸引。大小

5、—G=mg三要素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重心重力摩擦摩擦力静摩擦力种类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改变压力大小增大、减小方法改变接触面粗糙滑动←→滚动摩擦的利与弊摩擦力1、如图3,两木块A和B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墙上,处于静止状态,则A、物体A对B没有静摩擦力B、物体A对B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C、物体A对B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AB2.关于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轮胎上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减小摩擦的方法之一是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D)假如没有摩擦,人将无法行走3、如图2所示,

6、用5N的水平向右的力拉物体B,物体B仍静止不动,则A、A、B两物体均受5N的静摩擦力作用B、A物体不受静摩擦力作用C、B物体上下两面均受2.5N的静摩擦力作用D、A、B两物体受地面5N的静摩擦力作用4、如图5,A和B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用细绳通过光滑的轻滑轮相连,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向左运动,若A与B之间的摩擦力为5N,B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为10N,则F的大小为______N.F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特征:挤压力垂直表面大小:三要素方向:垂直于受压物体表面作用点:被压物体表面作用效果—形变压力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的向上的托力。大小:F浮=G排液三

7、要素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浮力(三)运动和力关系①没有外力作用——运动状态不变静止——保持静止状态运动——匀速直线运动②有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③平衡力(二力平衡)作用—运动状态不变1、二力平衡概念:二个力静止或匀速直线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一直线,作用点同一物体上。3、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与力区别)牛顿第一定律练习1、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木块,水平方向只受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