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ID:45138664

大小:5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4小题,每小题2分,计48分。【题文】1.冯天瑜在《史学术语“封建”误植考辨别》一文中写到“近代中日两国学人皆以‘封建’翻译西方史学术语feudalisim(意为领主、采邑制),遂成一汉字重要史学术语。”据此定义,下列属于分别属于中西方“封建时代”的是:A.夏商时期、罗马帝国时期B.秦汉时期、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C.殷周时期、法兰克王国时期D.明清时

2、期、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分封制【答案解析】C解析:“feudalisim”意为“领主、采邑制”对应分封制,中国古代在殷商时期有原始分封,周朝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并行的制度;西欧的中世纪分封制流行,封建领主拥有庄园和武装。对应殷周时期和法兰克王国时期,C项正确。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准确理解,并对中国古代的分封制的内涵的正确把握。【题文】2.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

3、命,打破三代以来……;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所谓“汉朝的革命”主要是指: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B.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的转变C.世亲世禄到选贤举能的转变D.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转变【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的影响【答案解析】C解析:梁启超所谓“汉朝的革命”是指选官制度的变革,即由汉代的察举制取代秦代的以世袭官制为主的选官制度,世亲世禄为主的贵族政治到考查品德、才能的察举制,C项正确。“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是指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理解,并对察

4、举制的特征的准确理解。【题文】3.下表体现了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由此可以看出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中枢机构体系日趋严密B.中央集权的逐渐加强C.地方自主性不断增强D.经济区域间联系加深【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及影响【答案解析】B解析:从表格中可以分析出,秦汉到明清行政区划层级总体上以四级制为主,同时层级逐渐增多,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日趋严密(控制的力度总体上增强,范围增多),

5、中央集权逐渐加强,B项正确。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表材料关键信息的正确分析。【题文】4.元朝行省有权参与议定路府州县所掌的赋税数额、征收方式,也拥有对路府州县赋税额高低上下、此增彼减的调整权。镇戍与淮河以南的汉军诸万户及新附军等,则直接由行省管辖。材料表明元朝行省制度下A.地方成为自治单位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B.形成了以行省为单位的割据势力D.地方权力被严重削弱【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答案解析】C解析:元代行省在中央节制下拥有经济、军事大权,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地方拥有一定自主权,C项正确。故选:

6、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题文】5.有学者认为:从政治体制延边看,宋代是从“皇权—吏员”体制向“皇权—士大夫”体制转型的时期。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取士的发展完善B.重文轻武观念的影响C.义理之学思想的浸染D.官僚体制的日益完备【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的影响【答案解析】A解析:宋代初期文官地位提高主要依靠皇帝重用文官,后通过科举制度完善庶族地主逐渐兴起,总体来看重文轻武观念和科举制对于士大夫地位提高都有影响,但是根本的还是依靠门第的士族阶层和依靠科考的庶族阶层在唐中期后逐渐合流,形成了“

7、士大夫”阶层,即精英知识分子阶层。合流的根本动力仍然是科举制的完善使得其成为做官的唯一途径。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在于对宋代选官制度变化原因的准确分析。【题文】6.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政治领袖的特点从原来依靠朋友和亲属,转向主要依靠说服人民,形成“新式民主”和“新型政治家”,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梭伦确立财产等级制②克利斯提尼划分“三一区”③陶片放逐法实施④伯利克里“黄金时代”影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答案解析】B解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