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III)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III)

ID:45173557

大小:127.8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III)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III)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III)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III)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I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I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II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广建诸侯藩国B.区分血缘亲疏C.保证法律执行D.巩固分封秩序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清康熙帝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4.下列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统一是建立的前提B.奉行皇权至上

2、原则C.地方上实行郡县制D.延续了贵族分封制5.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其目的是()A.壮大皇族力量B.保证列侯利益C.加强中央集权D.笼络王侯人心6.隋唐时期的中枢权力体系是()A.三公制B.三省制C.一省制D.内阁制7.(xx上海历史)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①行省制②州郡县制③郡县制④道州县制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③④②①D.②④①③8.“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汉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

3、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来源:高&考%资*源#网.]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自由地理环境左右9.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大会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它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A.雅典是城邦小国B.雅典高涨的参政热情C.国家发放参政补贴D.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10.克里斯提尼当选执政官,进行民主改革的主要措施是2()A.设立公民大会B.实行抽签选举C.实行陶片放逐法D.实行辩论11.下列有关古代雅典民主

4、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创了政党政治的先河B.城邦公民享有民主权利C.自由民和奴隶都享有公民权D.公民通过代议制方式行使权利12.“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的充分体现是()①公民大会②五百人议事会③民众法庭④元老院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②③④13.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有()①维护财产公有制②对人的行为做出了详细的法律规范③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④有利于维系社会稳定,国家的统一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4.英国《权利法案》的核心内容是()A.确定人民主权B.限制国王权力C.实行三权分立D.确立共和体制15.1640—1688年的英国资

5、产阶级革命解决了()A.国王和议会的权利之争B.资产阶级与人民之争C.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之争D.贵族院与平民院之争16、隋唐时期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元朝时在中央也建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B、前者是决策机构;后者是行政机构C、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而设D、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17、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①建立皇权绝对权威②皇权控制中央机构③削弱地方权力④注重思想控制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8、明太祖废丞相、撤中

6、书省的目的是()A、健全地方职能B、厉行思想控制C、监视官吏百姓D、强化君主专制19、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相同之处是()A、都发生于公元前8世纪B、都设十个地域部落取代四个血缘部落C、都设立了五百人会议和十将军委员会D、都打击了氏族制度,有利于民主政治20、下列古代雅典的阶级或阶层中,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是()A、广大妇女B、成年男性公民C、广大奴隶D、居留的外邦人21、罗马法是指下列哪一时期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A、公元前6世纪初至公元7世纪B、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来源:高&考%资*源#网]C、公元前7世纪初至公元6世纪D、公元前7世纪末至公元6世纪

7、22、“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是为了适应()①版图的扩展②国际交往扩大③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④封建主统治的需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3、公元六世纪晚期,一位罗马公民因故意伤害一名外邦自由民,被宣判有罪。法官对其量刑的依据,最有可能的是()A、《十二铜表法》B、习惯法C、《民法大全》D、公民法24、下列不属于罗马法所涉及内容的是()A、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渗透着自然法思想D、“天赋人权”“权利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