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童年的问号

20.童年的问号

ID:45180580

大小:7.99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11-10

20.童年的问号_第1页
20.童年的问号_第2页
20.童年的问号_第3页
20.童年的问号_第4页
20.童年的问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童年的问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服务师生方便老师贴近教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吉林版20童年的问号资料宝袋牛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2、。资料宝袋瓦特是苏格兰著名的发明家和机械工程师。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他发展出马力的概念以及以他名字命名的功的国际标准单位——瓦特。资料宝袋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

3、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预习检查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字词乐园我会认顿特壶盖dùntèhúgài舞随药病wǔsuíyàobìng字词乐园我会写而梦瓦治这伟科住字词乐园加一加。特=牛+寺壶=士+冖+业盖=⺷+皿药=艹+约病=疒+丙字词乐园近义词不住——不停慢慢——渐渐到底——究竟伟大——崇高字词乐园反义词落——升这——那

4、伟大——渺小字词乐园瓦wǎwà瓦片瓦刀多音字字词乐园词语释义跳舞:舞蹈。到底:用在问句里,表示深究。伟大:品格崇高;才识卓越;也用来指气势宏伟,规模宏大,超出寻常,令人钦佩敬仰的。课文详解个人探索,读文识字。1.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注意语气和停顿。2.自己读课文两遍,标出自然段并圈画本课生字。课文详解童年是一首诗,童年是一个梦,童年是一串长长的问号。童年是美好的,充满了梦想表面儿童时代的我们对这个世界有太多太多的疑问,好奇是我们的天性排比修辞课文详解有一个英国男孩儿,叫牛顿。他看见苹果从树上掉

5、下来,便想:苹果为什么落到地上,而不是飞向天空呢?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课文详解还有一个英国男孩儿,叫瓦特。他看到水开了,壶盖不住地上下跳动,就问姨妈:“壶盖为什么要跳舞?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课文详解古时候,中国有个小男孩儿叫李时珍。他每次随父亲上山采药,总是一边采一边问:“这种草到底能治什么病呢?”李时珍写下《本草纲目》。课文详解正是因为他们善于提问,善于动脑,最后才成为伟大的科学家。课件PPT读第1自然段时用轻松、舒缓的语气,读出梦幻般童年的美好;其中“长长的问号”表示我们对大千世界的好奇,要重

6、读。第2、3、4自然段要读出疑惑、好奇的感觉。第5自然段要读出赞扬、自信的语气。课文详解朗读指导图解结构牛顿苹果为什么落到地上?瓦特壶盖儿为什么要跳舞?李时珍这种药到底能治什么病呢?成为伟大的科学家童年的问号课件PPT概括主题本文讲述的是牛顿、瓦特、李时珍三位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具有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精神。课件PPT写法点拨总分总,是阅读和写作过程中的解析文章的一种结构方式。开头提出论点,中间若干分论点,结尾总括论点(或重申论点,或总结引申),而几个分论点之间可以

7、是并列关系、层递关系、对比关系等等,但不能是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课件PPT拓展提升关于“问”的名言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2.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3.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4.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课件PPT心灵感悟问号伴着牛顿、瓦特、李时珍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要多学习,多思考,多发现,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课件PPT随堂练习填一填。(牛顿)发明了“万有引力”;(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李时珍)

8、写出了《本草纲目》。。课件PPT随堂练习填一填。(牛顿)发明了“万有引力”;(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李时珍)写出了《本草纲目》。。同学们,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