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ID:452151

大小: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8-03

上传者:U-1011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地方战略论文题目: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摘要】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形成了广电、动漫游戏、出版、演艺等产业集群。打造了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仍然存在创意人才短缺,产业链条不长、集群创新能力较弱和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针对现存问题,结合发展形势,立足本地基础,文章提出了若干加快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的对策措施。【关键词】文化产业;产业集群;长株潭集群化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引导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各地区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实践需要探索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文化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技术扩散、资源共享、效益辐射及产业协作等特点,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加快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还有利于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一、发展现状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初具规模,2008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24亿元,占GDP的7.1%,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6.9%。拥有30万从业人员。文化产业区位商达到2.21,具有较高的产业集聚度。形成了广电、出版、动漫游戏、演艺等产业集群,打造了“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等一批知名文化品牌。 1、以“快乐中国·湖南卫视”核心品牌为依托的广电产业集群。集群龙头湖南省广播电视台以“传统媒体整合做、新老媒体融合做、内容渠道捆绑做、引进伙伴双赢做”为方针,建立全新“商业模式”,扩充电视平台,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与盛大联手建新影视公司,开展资本和资源层面上的合作。把金鹰网旗下的芒果网络电视孵化成为“芒果TV”视频网站,汇聚优质视频内容,建立辐射互联网、手机电视、数字电视三大领域的综合运营体。与青海卫视和淘宝网分别组建合资公司。湖南卫视收视率位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2、以“湘版图书”核心品牌为依托的出版产业集群。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区位商达到2.6。集群龙头湖南出版集团不断拓展产业空间,与拓维信息共同投资成立北京掌上红网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角川集团组建战略天闻角川动漫公司。目前,集群正在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业。3、以长沙国家动漫产业振兴基地为依托的动漫游戏产业集群,集中了全国1/10的动漫企业,具有研发、制作、播出、发行、教育培训、衍生产品开发功能,以金鹰卡通和蓝猫、虹猫、山猫为重点。动漫旅戏产业实施转型发展,并取得实效。宏梦卡通公司推出了首部动漫电影《虹猫蓝兔火凤凰》,金鹰卡通原创3D动画电影《超蛙战士》于2010年5月全球首映,国内票房收入超过520万元。动漫产业在转型中开始融入其他领域,催生新业态,如与金融保险业结合,推出动画片《保险西游》;与动漫文化及旅游结合,推出原创电视剧《金鹿游中华》。动漫产品衍生产品发展态势较好,原创精品《蓝猫龙骑团》半年时间衍生产品销售达到6000万元,山猫卡通作品和衍生产品远销欧美、中东市场,2010年上半年创汇150万美元。4、以红太阳、琴岛、金色年华为龙头的演艺产业集群。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区位商达到4.9。以金色年华为典型的酒吧、歌厅文化,以田汉大剧院、琴岛歌厅为典型的演艺文化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缺乏创作者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设计人才,缺乏通晓文化创意又擅长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产业链不长,产业资源整合不够,核心创意产业发展不突出。三是集群创新能力较弱,现代科技手段支撑不够,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和控制。四是文化产业集群的国际化程度不高,缺乏国际化发展战略,没有将国际化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也没有明确国际化发展路径,缺乏引导文化企业进行国际化发展的系统性政策,产品出口规模小。二、发展形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湖南正在实施“文化强省”战略,长株潭正在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正面临较好的形势,面临较好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挑战。1、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精神的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贯彻落实报告中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要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带动文化产业发展,要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建设,要加快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要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要培育新的文化业态,要增强国际竞争力。这给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一方面,依托项目建设和基地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建设;另一方面,立足本土,以国际视野寻求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2、湖南“文化强省”战略的大力实施。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 “文化强省”战略,要把湖南建设成为社会文明程度高、文化事业和产业走在前列、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强省。省委、省政府出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全省文化建设全面推进,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发展潜能将进一步得到释放。“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给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诸多良好机遇,长株潭应该把握机遇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3、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强力推进。长株潭获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文化产业占地少、污染少、能耗低、附加值高,具有规模化、集约化特征,文化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技术扩散、资源共享、效益辐射及产业协作的特点,加快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是长株潭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要走在前列,要率先破除在发展方面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将给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提供诸多机遇。4、城市群文化产业竞争的全面展开。当今城市呈现出集群化发展趋势,区域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文化产业竞争不仅仅发生在单个城市之间,而且正在发展成为城市群竞争的重要内容。伴随着日益激烈的城市群竞争,城市群文化产业竞争全面展开。在产业集群化发展背景下,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往往表现为文化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能否充分整合湖湘文化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群,决定长株潭能否在城市群文化产业竞争中获胜。 5、社会文化产品需求的持续增加。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40%的时候,社会文化消费快速增长,文化产品需求快速增加。目前,全国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35.8%、43%。湖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34.9%、48.6%。长株潭三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均已降至35.8%以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43.6%以下。由此可见,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文化产品需求持续增加。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正面临着有需求、有市场的良好机遇。三、对策措施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种有利机遇,充分发挥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已经形成的优势,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措施加强文化产业集群建设。1、促进文化产业创新,促进集约化生产。借“三网融合”之力,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把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广泛深入地结合起来,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运用高新科技创造时代艺术精品,增强文化产业的活力。利用互联网,推介长株潭的影视文化、出版文化、报业文化、动漫文化和演艺文化,鼓励文化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等环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2、创办各类培训学校,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复合型人才的支撑。要充分利用科技和教育优势,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专门的文化产业学院,办好艺术、设计和媒体等专业,建立媒体实验室,鼓励专业人士相互合作并加强和国外专家交流合作,加强与创意产业各个领域中海内外顶尖学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复合型的创意产业设计、策划和制作人才。可借鉴一些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经验,将设计、媒体、艺术等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教育中,注重培育创意能力,孵化更多的创意产业人才。 3、依托大中小企业协作,延伸产业链。以大企业为重点,促进产业链横向融合、纵向延伸、高端提升,提升企业群体集聚优势,形成专业化分工、上下游产品衔接配套的产业体系。要积极发展大企业。增强龙头企业对文化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将文化项目、文化企业与工业项目、工业企业同等对待。打破地区分割和行业壁垒,鼓励和支持产业集团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联合、重组与兼并的“聚变”方式,组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与特色化相结合的文化产业集团。通过企业改制、资本嫁接、品牌打造等“质变”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竞争力。引导并扶持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实现文化产业链延伸形式的突破。以优惠政策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引导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民营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主动配套文化大企业,形成大中小文化企业专业协作的格局。4、依托三张“文化名片”,引导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品牌。国内外的经验证明,文化产业要做大做强,形成集群化的产业优势,关键是要把有特色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进而形成有影响的文化品牌。在国外,比如英国政府文化管理主要通过中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