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分类复习》PPT课件

《古诗分类复习》PPT课件

ID:45243894

大小:388.84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11-11

《古诗分类复习》PPT课件_第1页
《古诗分类复习》PPT课件_第2页
《古诗分类复习》PPT课件_第3页
《古诗分类复习》PPT课件_第4页
《古诗分类复习》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分类复习》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分类复习——按题材分山水田园诗①诗歌所选题材多为农村田园风光或生活、劳动场景,以小见大,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②诗歌描绘的画面多体现宁静的氛围。③在艺术风格上,这些诗大多具有质朴清新的特点。山水田园诗常见主题表现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与热爱之情,对官场生活的厌弃。《田家杂兴》表现诗人隐逸情怀的山水诗。《归园田居》表现诗人闲适的心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或向往。《山居秋暝》《积雨辋川庄作》赞美农人的热情好客、淳朴的民风,讴歌农村和谐的人际关系。《过故人庄》渴望得到赏识、建功立业的理想与归隐田园的愿望两种相矛盾

2、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边塞战争诗A.主战思想(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抨击主降派、讽刺当朝无能)《从军行》《塞下曲》《蓟中作》B.反战情绪(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痛苦、思念亲人的悲伤、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从军行》C.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咏史怀古诗(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3)手法: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景抒情,借古讽今,即事议论(4)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古迹(乌衣巷淮水后庭花六朝金陵)咏史怀古诗的情感主题1、(古人)感慨身世,观照自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悲叹年华消逝,时不我待、壮志难酬。(《念奴娇》《蜀相》《长沙过贾谊宅》《过陈琳墓》)2.(古迹)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变迁):感慨盛衰无常、昔盛今衰,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石头城》《乌衣巷》《金铜仙人辞汉歌》)3.(古事)借古讽今,劝诫世人:感慨国运衰微,忧国伤时,揭露统

4、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永遇乐》《过华清宫》)赠别诗主题以悲情为主的:常常表达友人之间因离别而产生的依依不舍、悲伤之情,以及对友人前程的关切,对再次相聚的期待。《送沈子福归江东》《雨霖铃》以抒发旷达或豪迈的情怀为主。《别董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特殊的赠别诗:此类诗歌,虽名为赠别诗,却以言志为主。《芙蓉楼送辛渐》赠别诗常见的表达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般有两种情况:①描写离别时凄凉阴冷的景物,既交代离别的地点和季节天气特点,又暗示人物悲伤的心境,渲染悲凉的气氛,奠定

5、全诗的感情基调。②描写绚丽明快的景色,即所谓的乐景,反衬哀情。虚实结合:常常既写分别时的景和情,又想象分别后的情形,表达彼此的思念之情,对友人前程的关心。运用比喻或象征的手法:常常是将抽象的情感比喻成具体可感的有形的景或物,显得生动形象。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关键是通过外在的行为揣测人物的心理活动、情感变化。思乡怀人诗概念阐释:思乡怀人诗是指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的诗歌。思乡(亲)缘由:1、战乱频仍,久戍不归(边塞诗);社会动荡,亲人离散。2、官场失意,仕途坎坷。3、朋友遭遇不幸(孤寂落寞)4、中秋望

6、月,重阳登高,除夕孤灯,渴望团圆。5、滞留旅途,孤单寂寞。6、景似故乡,触景生情。思乡怀人诗常见主题悲情类这一类型最常见。主要写自己旅途中孤单寂寞的愁苦,内心的凄凉,和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渴望与亲人团聚。《月夜》《望月怀远》《宿建德江》《春江花月夜》对朋友的思念和关心。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从军行》豪情类诗歌虽写思乡思亲之情,但并不十分的伤感,而是显得乐观旷达,甚至表现豪迈的情怀。(这类诗歌常与诗人乐观的性格或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有关系)《从军行》思乡怀人诗常见的表达技巧虚实结合:诗人常常从自身写

7、起写眼前凄凉的景象,写自己内心的孤单寂寞,又通过想象或联想,写家人或朋友的情景使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将思乡怀人之情化作具体的物象,生动而感人。咏物诗常见的主题1、表达诗人清高孤傲的人格,坚持理想绝不趋势媚俗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坚定意志。《石灰吟》《鹧鸪天》2、抒发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表达愤慨之情或渴望得到赏识重用的愿望。《葡萄》3、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或愿望:或远离尘世(污浊的官场),追求闲适的田园生活。《辛夷坞》4、讽刺社会上丑恶的人性或现象。《子规》《小松》《早雁》第二节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讲形象考纲要求考查角度

8、鉴赏诗歌的形象概述形象特点命题规律(1)人物形象诗(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2)景象诗(词或某句某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诗中使用了哪些意象?诗(词)中的某一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有时把形象和思想感情或表达技巧结合起来考查。如:某某意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人物形象答题步骤:(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身份)。(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