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

ID:45261718

大小:201.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1-11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_第1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_第2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_第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_第4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I)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A.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B.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C.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D.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答案】B【解析】明清时期虽然存在农产品商品化趋势,但农家副业仍占辅助地位,排除A;材料表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由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生产受

2、到了排挤,故B项正确;明清时期政府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材料未涉及手工业加工业的发展状况,排除D。2.宋代陈旉的《农书》中提出:“土壤气脉,其类不一,肥沃硗埆,美恶不同,治之各有宜也。……虽土壤异宜,顾治之如何耳,治之得宜,皆可成就。”而治的关键在于用粪,当时人们把依据土壤的不同性质而用粪来加以治理称为“粪药”,意思就是用粪如同用药。由此可以看出(  )A.我国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技术发达B.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C.统治者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以知道,反

3、映的是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B项中领先世界不符合题意,排除。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故C项错误。土地资源的开放和利用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3.一位外国学者在评论秦汉时期中国的农业时指出,小农是“经济人”,虽然中国的“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是小农作为独立的“经济人”,效率是很高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的传统农业是脱离政府而独立发展的B.中国传统农业规模大,生产效率高C.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农民有生产的积极性D.传统农业的贫乏表现为忽视生产技

4、术和耕作方法【答案】C【解析】中国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农民可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因此C项正确。中国传统农业始终没有摆脱政府的控制和约束,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国传统农业重视生产技术的更新和耕作方法的改进,D项错误。4.商鞅变法形成了家产诸子均分的继承制度,秦汉以降一直沿用之,并为法令所承认。这种继承方式(  )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B.能够有效抑制土地兼并C.保证了宗法制度的延续D.加快了农民分化的进程【答案】A【解析】诸子均分的财产继承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

5、历代相承而不变的一种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在中国一再重建,也是因为诸子均分的继承制度始终促成,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诸子均分的继承制度和土地兼并无关系,也起不到有效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诸子均分的继承制度是对宗法制度的一次改变而非延续,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诸子均分的继承制度和农民分化也没有直接的关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5.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补充历法。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

6、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B.天文历法科学严密C.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D.农学研究因循守旧【答案】C【解析】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故答案选C。题干没有把北方经济和其它地方的经济进行比较,排除A;BD不符合题意,排除。6.下图为汉代画像砖的拓片,它反映了(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C

7、.农民生活的殷实富足D.棉纺织技术日渐成熟【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与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猜图中可以看到男耕女织的画面,运用所学知识可得男耕女织是小农经济最主要的生产方式。故B项正确。从图中无法看出小国寡民这样的生活图景,所以A项错误。农民生活的殷实富足在图中也不能反映出,因此C项错误。汉代棉花还未传入我国,另外从图中也看不出纺织的材料。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体现出把所学知识运用于读图识图上,不要过分解读。7.在中国古代,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但是,秦、汉、唐、明都有过大规模没

8、收豪富田产,强制豪富迁徙的事情。这说明中国古代(  )A.实现国家对土地的绝对控制B.没有完整意义的土地私有制C.有效地抑制了大土地私有制D.事实上以土地国有制为主导【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一方面承认土地私有制,另一方面大规模没收豪富田产,强制豪富迁徙,这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完整意义的土地私有制,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在“绝对控制”,故A选项错误;虽然国家抑制土地兼并,但并未有效地抑制了大土地私有制,故C选项错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制,说明以土地私有制为主导,故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