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5280299

大小:195.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分)1.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可知,20——130亩占有比例最大,说明自耕农经济盛行,A正确。而131——300亩和300亩以上的占有比例不足百分之十,说明土地集中现象并不突出,B错误。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崩溃,C错

2、误。材料不能反映农业生产效率,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中各种数据的代表含义。自耕农每家每户占有土地应是少量的,符合20以下和20——130两个层次,且占有比例较大,说明自耕农经济占主流,即可得出答案。2.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土地兼并得到认可D.农民生活艰难困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由“豪强”、“兼并之徒”到“田主”,即体现

3、土地兼并得到认可。而ABD三项均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排除。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土地兼并3.《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力提高,开始使用金属工具B.井田制已彻底瓦解,封建经济的形成C.赋税制度重大改革,土地私有出现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赋税制度重大改革【名师点睛】土地制度影响4.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

4、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C.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答案】C【解析】据材料“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棉纺织业发展,棉布成为主要的衣被原料,故B选项错误;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故A选项错误;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在鸦片战争后,故C选项错误;丝织业的产品是丝绸,不是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故D选项错误。故选B。5.秦汉时期,盐铁等官营手工作坊中劳动者的主要来源有:官府奴脾、犯罪刑徒、官府征发的服役者。由此可知,秦汉时期的官营手工

5、业A.不计劳动力成本B.效率极其低下C.产品与市场无关D.工艺水平不高【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盐铁等官营手工作坊中劳动者的主要来源有很多奴婢、刑徒及服役者等,这些人大多属于无偿劳作,只有对工匠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可见其劳动力成本极低,可以忽略不计,A项正确;材料并未言及官营手工业的效率问题,B项错误;材料未提供官营手工业产品及市场的相关信息,二者之间的关系亦未言明,C项错误;材料并未言及官营手工业的工艺水平问题,D项错误。所以选A点睛:解决本题要理解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作坊中劳动者的成份,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6.唐后期起,古老的骆驼商道有了一条对等的海路。瓷器成为新途

6、径的首选,方便、大宗、价值又高,能提高船东的利润。以下关于唐以来制瓷业的表述正确的是A.清朝采取鼓励瓷器出口的政策B.唐朝瓷器大放异彩,出现了五大名窑C.明代青花瓷、珐琅彩争奇斗艳D.秘色瓷是我国南方青瓷的珍贵品种【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海禁政策,故A项错误;宋朝出现了五大名窑,故B项错误;珐琅彩是清代才出现的,故C项错误;唐代南方出现了秘色瓷,故D项正确。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

7、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前中期,朝廷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显然旨在维护专制权威和等级秩序,但是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显然说明冲击等级秩序,故排除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排除A。朝廷对玉制器皿等规定不是传统伦理,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中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