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

ID:45280629

大小:491.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I)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1.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油,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2、经济重心仍在北方,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故A、C、D项错误;从题干中“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的信息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发展,故B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经济重心【名师点睛】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我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

3、更替。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

4、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2.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谓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这说明徽商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B.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C.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D.大都以经

5、营小商品为主【答案】B【解析】A项说法过于绝对,徽商忌讳回乡不能说明他们都在异乡。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徽商因谐音问题而忌讳茴香和萝卜干等商品说明其保守的商业意识,而徽商作为古代著名商人群体,在艰苦的环境下从事商业,彰显了顽强的商业意识,故B项正确。徽商忌讳“茴香”只因其谐音为“回乡”,的确反映出其拥有浓厚的乡土观念,但徽商的根本属性是商人,辗转各地,在背井离乡的境况下仍坚持从商,题干的主旨更多是凸显徽商的商业观念而非乡土观念。故C项错误。徽商忌讳卖萝卜干不能说明他们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3.明代《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写一商

6、人在县城入厕时,“偶然官府在街上过?。吓得他“心慌起身”逃走,竟把装银子的袋子遗忘在厕所。为何官员隔墙路过就将二冬本分的商人吓得魂飞魄散?《拍案惊奇》总结了这一社会通则:“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材料反映了A.农本思想根深蒂固B.明代商业发展迅速C.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D.专制统治严重压制了商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明代重农抑商经济政策下,商人在社会上遭受歧视、限制。故答案选择D项。明清时期农本思想已经出现了动摇,但政府的抑商政策并没有改变,所以A项错误;B项明显错误,与材料内容不符合;C项是无关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

7、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专制统治压制商业的发展4.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个体手工业【答案】B【解析】“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表明“它”主要是供应皇室贵族日常生活用品,不投入市场,而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主要是供应政府以及皇室贵族日常生活用品,不以市场为目的,故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