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口语辩论》PPT课件

《实用口语辩论》PPT课件

ID:45331876

大小:201.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12

《实用口语辩论》PPT课件_第1页
《实用口语辩论》PPT课件_第2页
《实用口语辩论》PPT课件_第3页
《实用口语辩论》PPT课件_第4页
《实用口语辩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用口语辩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实用口语:辩论辩论辩论本来是一种探求真理的手段。在古代欧亚大陆,那些雄辩家几乎都是名噪一时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火花直接闪现在他们的唇枪舌剑中,几乎不必思考什么战术,一切似乎是信手拈来,自然而然。辩论赛比赛规则比赛流程: 执行主席致开场辞,简要介绍赛况、赛程和比赛规则,即进入本场比赛。1.执行主席介绍辩题、正反双方代表队和评判团成员情况,并开始比赛。2.双方自我介绍(共2分钟) 先由正方进行自我介绍,再由反方进行,时间各1分钟。1、第一阶段(陈词阶段)(1)立论陈词          正方一辩陈词3分钟,反方一辩

2、陈词3分钟。(2)立证陈词(进一步阐述本方观点)     正方二辩陈词3分钟,反方二辩陈词3分钟。2、第二阶段(盘问阶段)(1)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任何选手(只限一名)选手回答。(2)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任何选手(只限一名)选手回答。(3)提问用时累计1分钟,回答用时累计3分钟。3、第三阶段(自由辩论阶段) 由正方首先发言,然后反方发言,正反方轮流发言。共用时10分钟,每方用时5分钟。4、第四阶段(总结陈词阶段)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用时4分钟。正方四辩总结陈词,用时4分钟。5、观众提问     观众可分别向正反方提问1

3、—2个问题。观众提问不影响得分。评分标准1.观点鲜明,论证充分,引证恰当,分析透彻、严密。2.表达流畅,发音准确,用词得当,层次清楚,逻辑严密。3.反应灵敏,回击有力,配合默契,表情丰富,仪态端庄,风度优雅。技巧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初看辩论的人可能会觉得那些辩论稿满篇都是听不懂的新名词的辩手才是高手,其实恰恰相反。辩手经过准备之后,对辩题的理解往往比评委深刻,这时,既要深得入,又要浅得出,发言时要避免使用专用术语,即使用也要作说明,此外,要多使用比喻、举例、排比等手法。如果能在发言中以幽默的语言或大义凛然的陈词引起观

4、众的笑声和掌声,对评委会产生较大影响。概念的模糊和清晰其实不光是概念,很多场合都需要模糊的语言让对方找不到靶子,举个例子:在“法治能消除腐败”的训练赛中,持正方立场,这时面临的一个难题是怎样给消除下一个定义,消除的权威定义是使不存在,如果同意这个定义,显然不利;如果不同意,这个定义又实在太难驳倒,甚至很难防守。最后采用了这样的定义:法治能消除腐败,指的是法治的惩治、防范、监督、教育几种功能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实战效果颇佳,对方没有什么好办法指出我方这个定义错在何处,结果在枝节问题上作了大量的纠缠。可以看出,概念模糊

5、化目的是为了防守,这种概念的本意对已方是不利的又或者无法定义精确。相反,概念的清晰是为了进攻,如上例中反方当然要旗帜鲜明地提出消除就是使不存在,使腐败现象为零,这样才能加强进攻的力度。煽情煽情是辩论中的常用战术,自由辩论中也应用颇多,但由于自由辩论中个人发言时间很短,使这种战术的应用受到限制。大规模煽情一般出现的规范发言中。煽情时首先要投入感情,可谓慷慨激昂之时,声嘶力竭;沉痛哀伤之处,气若游丝。但也要注意不可过火,以不影响自己发言为度,切不可泣不成声,拍桌子等等,煽情内容也要注意有逻辑性,比如“法治能消除腐败”中

6、,反方在对腐败问题痛心疾首之后,说“腐败如此严重,单靠法治独木难支”是有效的。而在“应该鼓励购买私人小汽车”中,反方大谈农村失学严重,去煽希望工程的情,就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了。相互保护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出现某个队员口误,或者偏离立论等等对本方不利的情况,这时候,别的队员应该弥补其错误。弥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抵赖。如果本方犯错误,对方隔了相当长时间后才攻击,又或者犯错误的这句话本身含意就很模糊,可以死不认帐地说:“我方没有这样说过。”但是,这种战术如果被评委识破,会非常不利,一般不要采用。别解。对本方犯错误的话作另外

7、一种解释。例:正:大家听到没有,对方同学竟然说共产主义不能实现,看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和平演变真是越来越严重了。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条件不具备,共产主义当然不能马上实现……这里反方就运用了别解这种战术,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不利局面。这种战术运用得比较多,常用的句式是“我方的意思是说:调整底线。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作法,所犯的错误既不是口误,又明显背离本方原来的立论,只好将错就错。例:“法治能消除腐败”一题中反:对方同学刚才还说法治能消除腐败的根源,可现在又说法治对腐败的根源——贪欲只是遏制,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8、正:对方同学怎么忘了腐败还有一个根源;不受制约的权力。法治能消除的,正是不受制约的权力这个根源。于是对方又转到另外的问题上去了。对于明显的口误,可以大胆承认“我方刚才出现了口误。”破除双难境地辩论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选择疑问句,对方逼着问你“是A还是B?”不管是A是B对本方都是不利的,对这类问题有两种回答的方法:既不是A,也不是B;既是A,又是B。例:“爱滋病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