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循环日记

班级循环日记

ID:45341864

大小:23.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2

班级循环日记_第1页
班级循环日记_第2页
班级循环日记_第3页
班级循环日记_第4页
班级循环日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班级循环日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循环小组的日记我要求写在同一个本子上(便于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每个小组都给日记本取名,自行设计扉页,这就给了学生展示艺术才华的绝好机会。小组长带领大家给自己的的日记本取名字:《小脚丫》、《蒲公英》、《蓓蕾》、《印痕》、《江花》、《小闹钟》、《雨点儿》、《星语》、《梦之声》、《萤火虫》、《远航》……一个个鲜活的名字让我深感:后生可畏!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一般的硬面抄都有些许的花纹,但学生不满足,总要想办法在某处添些草啊、花呀,甚至还会粘贴一些自己心中的偶像:姚明、周杰伦……扉页上更是激情飞扬

2、,总有本组写字最优秀的同学的笔墨:笔迹将记录我们的成长。——《小脚丫》写下心灵的足迹和梦的去处。——《蒲公英》小小日记/里面秘密/谁要偷看/我就生气。——《小闹钟》嘿,你写日记吗?用眼泪还是蜂蜜?用钢笔还是打字机?——《星语》不识路,却留下成长的足迹,童年的天真,少年的梦幻,还有秋天的成熟。——《梦之声》……“循环日记”循环法今天,我与大家重点交流“循环日记”操作方法,这其中一定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一、“循环日记”的操作模式循环日记,顾名思义,就是小组成员之间轮流写日记。写循环

3、日记有什么要求?很简单,它要求每个小组成员人数在3~5人之间,好、中、差搭配,共同使用一本日记本,轮流写作,循序渐进地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有利于同学之间的相互提醒、监督、学习、提高。1、“循环日记”撰写前的准备工作  ★分组: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比如当时我们的六三班全班共60人,每组4名成员,那就分成15组,竞选产生出15位组长,进行组织管理。(最好是四人一个组,因为学生在校每周学习时间是五天,每天安排一个人写,最后一天要将小组循环日记交给老师计算总分;对于小组人员组合,可以是前后桌,也可以

4、是自由选择,还可以是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有意搭配。但教师一定要本着互相促进、团结协作、共同提高的原则,进行编排。)。成员的搭配遵循好、中、差相结合的原则(设定他们分别是A、B、C、D),假设周一由A同学写日记。第二天周二,A将日记本传到B的手中,B对A的日记进行评改,这是AB两位同学的第一次交流。交流时先要真诚地肯定习作者的优点;然后用商量的口吻指出存在的小毛病,如错别字、病句等,或与他商讨怎样修改会更好。评点时一定记住必须从帮助对方进步角度出发,第二次交流是在教师复批之后,不过这次在一起交流的人员是教

5、师、A和B,交流以教师为主,教师对A写的情况进行评讲,再对B的“小老师”角色扮演进行评价。这样的师生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在规定时间内,教师将每天批改过的近15篇日记总体情况进行小结,并将日记中写的好的方面加以表扬,实际上是给全班学生一个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的机会。教师点评完毕,将日记返回给B写日记,第三天周三,B将写好的日记传到C手中,C对B的日记进行修改,并且写出评语,再上交给教师批阅。以此类推,到第五天周五,小组中最后一位同学D正好完成一轮日记的写作,一轮回一评比,周五下

6、午教师对各组进行一周作文内容、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语等各项分数的累加,而后根据分数高低进行奖励。评比的重点是感情是否真挚和语言表达是否顺达。评比的项目是全班最佳小组若干个,最佳作者若干名,最佳读者若干名。★给小组取一个响亮的名字: 由于每一组几个成员共用一个日记本,为了更好的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可以要求每一组为自己小组起一个有自己特色的名字。  ★日记本的选择和扉页设计: 我认为循环日记本的选择及扉页设计很重要。对于日记本的选择我作了统一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出资购买物美价廉两元钱一本的梅兰竹菊系列封面

7、的日记本,循环日记本经手人多,为了做好循环日记的保管,一定要让孩子们用透明胶带处理好封面和封底。接下来就要对日记本的扉页进行设计,每个小组要对扉页进行一番创意的设计,可以制定一个共同努力的目标,写上积极向上的口号,也可以写一写激励自己小组前进的前言。然后把自己的组名用彩笔写在扉页上。通过这样的运作,一本本花花绿绿的循环日记本也在孩子们的心中诞生了。淡雅的的封面、漂亮的扉页,充满着诗意、童趣,蕴含着孩子们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更体现着一种合作精神。2、“循环日记”的运作模式  “循环日记”遵循的是“自主习作

8、——评议修改——家长参与——教师评价——习作展示”的运作模式,注重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循环日记”的习作指导解决问题(一):帮助学生“找米下锅” 人,只有在最想表达的时候,语言才最流畅。要想让学生有话可写,就要让学生时时处于最想表达的状态。因此,教师要揣摩学生的心理需求,抓住情感主线,因势利导。首先,教师在引导时要全身心地投入,用真情打动学生。如,课前三分钟,教师就要观察每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