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ID:453556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4

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本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主要分两大部分:(1)国内外关于自由贸易区的研究;(2)国内关于保税物流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保税港方面的研究。从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看,关于保税物流的研究多集中在国内,国外较多的是自由贸易区(狭义)和自由港的研究,国内对国际上自由贸易区政策经验也有相关研究。本质上,“保税”体现为物流的运作过程,而保税港是国内在借鉴国外自由贸易区(狭义)和自由港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国特色物流体系,从其业务功能和配套政策上看,具有较强的过渡性,最终发展成为国外的自由贸易区或自由港模式。1国内外自

2、由贸易区的研究1.1国外自由贸易区的研究自由贸易区,英文为FreeTradeZone,从其翻译可以看出其政策上的优势。英国经济学家D.LU贾亚瓦德纳认为:自由贸易区是投资促进区、出口促进区、对外贸易区的同义语,它既不同于一般国家间的自由贸易区,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由港,(自由港仅仅是一个航运中心或一个促进国际贸易的关栈),它是一个岸上飞地,一律享有治外法权,拥有真正的豁免权,不受国内民法和政府的制约,体现了其“境内关外”的特点。关于自由贸易区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自由贸易区,也称为国家间自由贸易区,

3、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比较典型的有:北美自由贸易区(简称NAFTA,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美洲自由贸易区(简称FTAA,包括美洲34国)等。狭义的自由贸易区,也称国家内自由贸易区,和贾亚瓦德纳的观点类似,是一个和物流关系紧密的经济学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或单独关税区内部设立的用防栅隔离的、置于海关管辖之外的特殊经济区域,是自由港的进一步延伸,比较典型的有巴拿马科隆、德国汉堡自由贸易区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保税港”,它是在借鉴国际上“狭义”自由贸易区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本文所提到的自由贸易区,均指狭义的自由贸易区。国外自由贸易区的发

4、展已经有450多年的历史,5世界上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于1547年诞生于意大利热那亚湾自由港,是自由贸易区的雏形。从其整个在发展过程来看,随着功能不断拓展到加工、贸易、物流、仓储、工业生产和科技开发等领域,自由贸易区已经超越了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制度的限制,从具有单一功能,以转口贸易和进出口贸易为主的初级水平,历经具有贸易和生产、加工功能的中级水平,向具有多种功能,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的高级水平迈进。国际上比较典型的自由贸易区有德国的汉堡和不莱梅、法国的敦刻尔克、丹麦的哥本哈根、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的自由港,爱尔兰的香农自由贸易区,

5、中国台湾地区、韩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地的出口加工区等。在关于自由贸易区对世界经济影响研究中,Thuermer,Karen·E(2004)指出,自由贸易区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节省企业的物流等运营成本。Knightly,Arnold·M(2006)通过研究指出,自由贸易区能够加快货物在国际间流动,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和其他运营成本。Yoder,Lance(2007)指出,自由贸易区为全球的企业从事国际贸易活动提供了一个最佳场所,从而为商品的国际大流通提供了有利条件。1.2国内自由贸易区的研究目前国内关于自由贸易区的研究主要

6、集中在对国外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及出口加工区的研究,侧重于理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设立了5个经济特区,分别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和海南(1988),由此开始了外向型经济模式的探索,并于20世纪90年代初设立了国内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我国有关国外自由经济区的研究大多始于这一时期。陈永山(1988),舒榕怀(2000)等学者对国内自由贸易区的研究涉及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区等形式。成思危(2003)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物流的功能日益突出,自由贸易区也出现了从贸易主导型

7、和加工主导型向物流主导型过渡的趋势。黄景贵,金丹,刘立武(2008)指出,通过产业效应、收入效应、聚集效应、示范效应等方面对构建海南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2国内现代保税物流的研究保税物流在我国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是20025年之后才提出来的。从总体上看,我国保税物流是随着海关保税监管区域或场所的发展与改革创新而逐步成长起来的。有关现代保税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4年至今。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起源于国务院和海关总署从2002年开始的对保税物流管理制度和物流模式的管理和创新的积极探索。保税港区在国内设立不过短短几

8、年,刚刚起步,研究较少。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保税港区设立意义、功能定位两个方面。张海波(2007)从宏观层面介绍保税港区设立的背景并讨论了其设立的意义;具体到梅山保税港区,戴东生、姜丽丽(2008)从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