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懂诗歌》PPT课件

《怎样读懂诗歌》PPT课件

ID:45383150

大小:283.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12

《怎样读懂诗歌》PPT课件_第1页
《怎样读懂诗歌》PPT课件_第2页
《怎样读懂诗歌》PPT课件_第3页
《怎样读懂诗歌》PPT课件_第4页
《怎样读懂诗歌》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怎样读懂诗歌》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刘相春制作2007年考试说明: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望江南超然台①作(2007全国一)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答:(2)请从“情”和“景”

2、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新晴野望王维(全国二)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全国卷2⑴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⑵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海棠(宋)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注]崇光:美艳的光彩。惜牡丹花唐)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

3、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重庆卷唉,到底怎样才能读懂古代诗歌呢?一、识人要识面读诗要读题了解写作对象,判断诗歌内容分类归园田居—陶渊明山居秋暝—王维越中览古—李白石头城---刘禹锡蜀相---杜甫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了解写作事件,推测情感例1: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题李凝幽居---贾岛了解所写事物特点,推知内容情感扬州慢姜夔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

4、离》之悲也。书愤---陆游春夜喜雨—杜甫抓住题目和序言中的关键词,直接了解全诗基本情感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苏轼花影作者用拟物手法,借“花影”影射那些攀高附势、狐假虎威者。看看这首诗在写什么?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近试上张水部通篇用比,把将要参加考试(近试)的考生向前辈请教的心理活动写得妙趣横生,作者自比新嫁娘,把“张水部”比作“夫婿”,那“画眉深浅”当然是自己的应试水平。二、看注释,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思想观点,理解难懂词句2003年高考题过香积寺(唐)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5、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释:1、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2、毒龙:指世俗欲念。三、诗要形象。写诗要将抽象的事物或情感用典型形象表现出来,而读者要将具体形象还原为抽象的事物或情感。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作品用“二乔”这两个美女的命运,来代表吴魏两个国家的命运。将国家兴亡这样抽象复杂的大事,用两个女人的命运来称代。具体形象,理解下面一首诗的情感破阵子——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

6、宫娥。注释:烟萝:形容枝繁叶茂,如同笼罩着雾气。潘鬓:晋代文学潘岳在《秋兴赋序》里说他三十二岁时头发就开始花白。后以“潘鬓”作为中年鬓发初白的代称。这是李煜降宋之际的词作写自己离别家国时只能“垂泪对宫娥”的情景,流露出身为“臣虏”之后难以言说的隐痛和悲哀。将亡国之恨这个极为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而形象形象地写出他养尊处优的帝王生活和自责悔恨之情蜀道后期张说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作品写游子思乡心切,没按期回乡,而迁怒于秋风“不相待”。四、“诗有别趣,而不关理”。(《唐代诗抄》)这就是说写诗、读诗要用形象思维,而不必拘泥是否真有其事而作逻辑推理.注:(1)蜀道后期:指作

7、者出使蜀地,未能如期归家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古典诗歌整体阅读1、读标题了解诗歌写作对象、事件、所写事物特点,--内容情感2、读注释了解难懂词语、背景、经历3、化形象为抽象,把握诗歌情感4、读诗,不拘泥于逻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