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宏—生物工业下游技术

张志宏—生物工业下游技术

ID:45428546

大小:176.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1-13

张志宏—生物工业下游技术_第1页
张志宏—生物工业下游技术_第2页
张志宏—生物工业下游技术_第3页
张志宏—生物工业下游技术_第4页
张志宏—生物工业下游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志宏—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物工业下游技术主讲张志宏第一章绪论一、下游加工过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下游技术(工程)(downstreamprocessing):对于由生物界自然产生的或由微生物菌体发酵的、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的、酶反应等各种生物工业生产过程获得的生物原料,经提取分离、加工并精制目的成分,最终使其成为产品的技术。下游加工过程的重要性。(组成、费用和关注程度)工作领域分离和纯化二、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的特点含水多,产物含量低;含菌体蛋白;溶有原来培养基成分;相当多的副产物和色素;易被杂菌污染或使产物进一步分解;易起泡,粘性物质多。时间短;温度低;pH适中(选

2、择在生物物质的温度范围内);严格清洗消毒(包括厂房、设备及管路,注意死角),这和传统产品抗生素的生产是一致的。对基因工程产品还应注意生物安全(biosafety)问题,要防止菌体扩散,一般要求在密封的环境下操作。2.整个下游加工过程应遵循下列四个原则三、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发展历程古代酿造业2.第一代生物技术古代酿造业包括酿酒、制酱(油)、醋、酸奶和干酪等。技术原始、家庭式作坊、产物基本不经过后处理而直接使用,无下游技术。主要指19世纪60年代---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等抗生素出现之前的生物技术产业。发现了发酵的本质是微生物的作用,掌握了纯

3、种培养技术,生物技术进入近代酿造产业的发展阶段。到20世纪上半叶,逐渐开发形成了发酵法生产酒精、丙酮、丁醇等微生物发酵工业(厌氧发酵),其产品相对简单,基本上是无活性的小分子。此时开始引入过滤、蒸馏、精馏等近代分离技术。以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青霉素产品为代表。无菌空气制备技术、大型好氧发酵装置开发,一大批通风发酵技术产品相继投入了工业生产,如抗生素(链霉素)、氨基酸(谷氨酸)、有机酸(核酸、柠檬酸)、酶制剂(淀粉酶)、微生物多糖和单细胞蛋白等。产品多样性决定了分离方法的多样性。借鉴和引进吸收了大量的近代化学工业的分离技术,如沉淀、离子交换

4、、萃取、结晶等。3.第二代生物技术以20世纪70年代末崛起的DNA重组技术及细胞融合技术为代表。生物技术在其主要领域: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和微生物发酵工程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批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始面世,如乙肝疫苗、干扰素等。80年代,发现了一大批生理功能性物质,如活性糖质、活性肽、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等,生物技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988年,日本由40多家公司组建高度分离系统技术研究联合体,瑞典的Pharmacia,Alfa-Laval等组建了Biolink公司,加强在生物工业下游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力量,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

5、、新装备,以抢占更多的市场。新技术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膜过滤、渗透蒸发技术、各种色谱(层析)技术等。4.第三代生物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工业下游技术进步很快,出现了很多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类:(1)固液分离技术(2)细胞破碎技术(3)初步分离纯化技术(4)高度分离纯化技术(5)其他新型分离技术近20年来,将在污水处理、化学工程和选矿工程上广泛使用的絮凝技术引入到发酵液的预处理上,研究开发了菌体及悬浮物絮凝技术,改善了发酵液的分离性能,加之纤维素助滤剂的开发,大大提高了发酵液的固液分离效率。在固液分离

6、机械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性能优良的新型机械,如带式过滤机、连续半连续板框过滤机、螺旋沉降式离心机等。微滤膜可高效分离细微的悬浮粒子。(1)固液分离技术(2)细胞破碎技术(3)初步分离纯化技术(4)高度分离纯化技术(5)其他新型分离技术(1)固液分离技术(2)细胞破碎技术(3)初步分离纯化技术(4)高度分离纯化技术(5)其他新型分离技术(1)固液分离技术(2)细胞破碎技术(3)初步分离纯化技术(4)高度分离纯化技术(5)其他新型分离技术(5)其他新型分离技术四、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的一般流程和单元操作培养液(发酵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初步纯化

7、(提取);高度纯化(精制);成品加工。1.一般下游加工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2.下游加工过程的一般流程(沉淀、吸附、萃取、超滤、结晶)发酵液初步纯化细胞碎片分离细胞破碎细胞分离高度纯化成品加工预处理胞外产物(加热、调pH、絮凝)(过滤、离心分离、膜分离)(匀浆、研磨、酶解)(离心分离、双水相萃取、膜分离)(重结晶、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膜分离)(浓缩、无菌过滤、干燥、成型)胞内产物提取精制——产品的收得率和质量控制。下游工艺过程决定于产品的性质和要求达到的纯度如产品为菌体本身,则工艺比较简单,只需经过滤、得到菌体,再经干燥就可,如单细胞蛋白的生产

8、。如可以从发酵液直接提取,则可省去固液分离步骤。如为胞外产物则可省去细胞破碎步骤。3.单元操作过滤、离心——固液分离;蒸发、蒸馏、结晶——进一步纯化;萃取——浓缩或提取液相中的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