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V)

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V)

ID:45450025

大小:228.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1-13

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V)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V)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V)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V)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V)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V)》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IV)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十二生肖,是先民借用自己熟识的动物称谓来命名、计时,标记出生年月的综合性民俗事项,是跟随每一个中国人一生不变的生命符号之一。俗语说:子鼠人丁旺、丑牛粮满仓;寅虎林中吼、卯兔草中慌;辰龙天上飞、巳蛇洞中藏……材料中透出的信息不包括A.折射出农业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B.反映了早期人们的动物崇拜意识,体现出和谐共处的自然观C.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古代唯一的计时方法D.表达着美好的祝愿并传达着人们的精神寄托

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十二生肖。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D三项的表述,均比较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绝对,有夸大嫌疑,不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十二生肖文化·十二生肖文化及其影响(课标外)2.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

3、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灌溉工具。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戽(汲)水”“高垄”分析可知诗中描述的是田地里农业灌溉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故B项正确。A、D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根据材料“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可知该工具需要依靠人力,而筒车则是依靠水力,排除C项。故本题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

4、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灌溉工具3.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B.井田制的确立C.均田制的实行D.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所以,生产力的发展是小农经济出现的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由此,选A。考点:中国古代经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铁·犁牛耕4.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

5、,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据此可知,李悝主张A.精耕细作B.奖励耕织C.土地私有D.重农抑商【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相关内容——耕作方式。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勤谨,则亩益”、“不勤,则损”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C两项题干材料内容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进一步分析,可知,D项表述本身正确,但题干材料的核心意思不是“重农抑商”,而是耕作技术。从而排除

6、D项,A项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精耕细作5.战国文献有多处讲到,民无法生活时嫁妻卖子,但没有一条言及卖土地,这同汉以后的文献多把卖田同嫁妻鬻子连在一起,有明显不同。这主要反映了()A.战国时期多数百姓没有土地所有权B.汉代百姓生活更加困苦C.关于土地买卖可考的文献记载很少D.百姓嫁妻卖子改善生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还没有正式确立,老百姓中拥有对土地的所有的权的相当少,即使无法生活也不能买卖土地

7、,故A项正确。仅根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汉代百姓生活更加困苦,排除B项。C、D两项不是题干所反映出来的信息,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土地制度6.明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朝登垅亩,夕贸市集”,浙江秀水县佃农“上米贸银,别以下中者抵租”。这一现象的出现突出反映了A.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B.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水平提高C.农民能够支配自己全部的劳动产品D.农业与市场的经济联系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材料“朝登垅亩,夕贸市集”“上米贸银”

8、说明农业与市场的经济联系加强。故D项正确;材料中未反映雇佣劳动关系,排除A项;反封建斗争也未提及,排除B项;当时农民需要缴纳赋税,并未能支配自己的全部劳动产品,故C项错误。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7.1083年成都锦院建立,主要出产四种蜀锦:上贡锦、官诰锦、臣僚袄子锦和广西锦。由此可以推断A.成都是宋代织锦业最发达的地区B.成都锦院属典型的官办手工业C.宋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空前加强D.宋代已出现新型生产关系萌芽【答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