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提升卷I(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提升卷I(含解析)

ID:45451677

大小:4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3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提升卷I(含解析)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提升卷I(含解析)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提升卷I(含解析)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提升卷I(含解析)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提升卷I(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提升卷I(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提升卷I(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三条规定:“士兵在和平时期,非经房主许可不得驻扎于任何民房;在战争时期,除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外亦不得进驻民房。”其基本精神是A.严明军队纪律B.维护法律尊严C.保护私有财产D.调节军民关系【答案】C【解析】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基本原则,民房是公民的私有财产,材料实际反映了美国法律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故选C项。2.日俄战争时,沪商沈敦和以在华中立国代表的名义组建“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战争期间救济46

2、万余人。清政府战后接管,更名为“大清帝国红十字会”,使其变成一个官办组织。但该组织在辛亥革命中无法适应战地救护,更不抢救革命党人。沈敦和再次组建“中国红十字会万国董事会”对作战双方开展战地救护。沈敦和将红十字会和“万国”结合起来A.是为募捐而壮大自己的声势B.有利于凸显民间中立开展救护C.以便展开与清政府的抗衡斗争D.是因为渴望得到列强大力支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沈敦和组建的红十字会主要是开展救济和战地救护等活动,没有反映其进行募捐活动,故排除A项;清政府接管的红十字会在辛亥革命中不抢救革命党人,沈敦和组建的红十字会对作战

3、双方开展战地救护,由此可以说明沈敦和将红十字会和“万国”结合起来是为了凸显民间中立开展救护,故选B项;沈敦和前后两次组建的红十字会都是从事公益活动,不是革命组织,并不是与清政府抗衡,故排除C项;题意无法体现沈敦和组建红十字会得到列强支持的内容,故排除D项。3.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但此后却是二千多年如“万马齐喑”般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学术思想又经历了1956年的昙花一现和改革开放以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关B.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C.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

4、“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D.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社会动荡变革,思想文化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思想文化上“万马齐喑”,故A说法正确。结合所学的春秋战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历史知识可知,C、D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领导者不可能起到决定作用。考点: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双百方针4.唐诗

5、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A.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B.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文化发展和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说明了自宋朝以来,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出现了创作主体下移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造成文化下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城

6、市中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同时科技进步也对其产生了推动作用,所以ACD三项表述正确,与文化下移现象有内在关联,而B项表述错误,不符合中国社会的史实,故答案选B项。考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点评:准确掌握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主流文学形式是高考大纲中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主流形式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同时还应关注。某种主流文学形式与其产生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具体说就是促使这种文学形式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牢记代表作家及其作品。5.据《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介绍,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

7、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这里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是指A.顺应世界潮流B.走向民主共和C.启蒙国民思想D.拯救民族命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深入,民族危机逐步加深。民主共和是救亡图存的方案之一,不是“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故AB项错误;自由平等的西方思想是外在的影响,不是“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故C项错误;挽救民族危机是“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思想解放的潮流·拯救民族命运6.1917年9月初,身在芬兰的列宁相继写了《大难临头,出路

8、何在》《布尔什维克应当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等文章,指出不能教条地把社会主义革命看成是遥远的未来,武装夺取政权的主客观条件都已经成熟。这表明列宁A.在革命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