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卷(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卷(含解析)

ID:45452567

大小:5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13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卷(含解析)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卷(含解析)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卷(含解析)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卷(含解析)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卷(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卷(含解析)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鞍将刑书条文刻铸在铁鼎上,公之于众,史称“铸刑鼎”。孔子对此批评说:“少晋其亡乎!”“贵贱无序,何以为国?”这表明A.传统的统治秩序走向瓦解B.铸造业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晋国的灭亡成为历史必然D.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影响【答案】A【解析】孔子认为,将治理民众的刑法铸于鼎上,混淆了贵贱尊卑的等级,即礼乐秩序走向瓦解,故A项正确;冲击等级秩序的是将刑法铸于鼎上,不是铸造业,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晋国必然偶像灭亡,故

2、C项错误;春秋时期儒学还没有上升为统治地位,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信息是;晋国将刑书条文刻铸在铁鼎上,公之于众,导致“贵贱无序”,由此得出答案。2.某导游介绍古城西安民俗时说道:古代本地男子都自称为“朕”,后来秦始皇下令不许民间男子用此称呼,只有他自己才可以自称为“朕”。这个称谓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由材料中“男子都自称为“朕”到“朕”成为秦始皇的专用称谓,可见皇帝独尊的地位

3、。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3.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指A.分科考试B.以文治国C.学而优则仕D.公平竞争【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科举制。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科举制与以往的选官制度相比,最重要的变化是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影响,采用相对公正客观的文化考试进行选拔,所以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指的是它的公平竞争。分科考试、以文治国和学而优则仕并不是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

4、故排除A、B、C项。故选D。【点睛】在科举制的诸多积极影响中,最重要的便是它的公平性,通过统一的文化考试选拔官员,打破了以往选官制度中血缘和门第的影响,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4.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以上变化表明A.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B.内阁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C.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D.内阁拥有参与国事决策的权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不能说明专权现象严重,故A项错误;明朝内阁始终不

5、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B项错误;即使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也不是题中的“内阁取代六部”,故C项错误;材料中“专命内阁条旨”表明参与国事决策,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制5.“希腊民主城邦的宪政决定了普通公民具有在公共场合发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任何人都是不可少的……要学会如何辩论,这就要求有一种较高层次的教育。”这表明古希腊城邦的民主宪政A.推动了自由观念的形成B.提高了公民参政积极性C.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养D.促进了教育体制的完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6、:本题主要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据材料“普通公民具有在公共场合发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任何人都是不可少的……要学会如何辩论,这就要求有一种较高层次的教育。”可知,希腊城邦的教育注重培养在公共场合发言的能力,以保证宪政的实施,说明该做法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故C正确;ABD均与材料主旨无关。故选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6.威廉·布莱克斯通在其《英国法释义》中阐述当时英国立法系统时说:“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君主毫无

7、权力胡作非为,而只是‘防止’胡作非为。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作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者主张严格限制王权B.英王和议会关系“均衡”C.国王可以批准议会法案D.当时英王已“统而不治”【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政治体制。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在强调英王和议会的相互牵制,即强调英王和议会关系是均衡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作者是主张英王也是有权力的而非主张严格限制王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作者只是强调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