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

ID:45456829

大小:10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13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II)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1.下面是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的构成统计表。它突出反映了A.第一届人大代表来源高度集中B.文化落后的农民阶级无法担任代表C.国家政权中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D.人大代表选举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答案】C【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第一届人大代表包括各个阶级阶层的人物;农民是我国公民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能成为人大代表;各方面代表中,工人代表所占比例最大;A和B说法不符符合材料信息;D项不符合材料的意思。所以答案选C。点睛: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A

2、、两头看,项间比:①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B、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2.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就是农民生产的粮食由国家统一收购,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供应。到1992年底,粮食“统购统销”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粮食产

3、量大幅度提高B.国家经济体制的改变C.农民生产自主性增强D.粮食流通渠道多样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粮食“统购统销”属于计划经济的产物;到1992年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粮食“统购统销”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故选B;粮食产量属于材料中表面现象,故A错误;农民生产自主性材料中没体现,故C错误;粮食流通渠道多样化是由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3.明清时期,出现了不

4、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发展。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农产品日益商品化B.工商业市镇兴起C.经济作物种植区域化、规模化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明清时期”、“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市镇,蓬勃发展”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D项“资本主义萌芽”,材料内容无从体现,排除。进一步可知,ABC项表述

5、均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4.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A.AB.BC.CD.D【答案】B【解析】A选项错误,孔子的思想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选项错误,董仲舒的这几部著作只是儒学思想的一部分,不能得出材料中的结论;C选项错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体现了一定的人文主义精神,但是不能得出在欧洲弘扬的结论,因为英国是一个岛国,并没有体现出在欧洲大陆的影响;D选项正确,符合史实。5.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陈伯献奏说:“近许官府抽分(注:征收进口税),公

6、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据此可知A.陈伯献反对海禁政策B.明政府加强海禁力度C.明代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略D.明政府曾经放松海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政府“近许官府抽分”和“公为贸易”可知海禁有所放松,D项正确。材料中“奸民纵横海上”可知并不是反对海禁政策,排除A。明政府“近许官府抽分”和“公为贸易”可知海禁有所放松,而不是加强海禁力度,排除B。材料未涉及西方侵略,而是强调明政府曾经放松海禁政策,排除C。6.读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在③处开始实行的措施是A.设三省六部B.设立枢密院C.废丞相制度D.设置军机处【答案】D

7、【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①是西安,②是开封,③是北京,④是南京;结合选项可知,唐朝都城是西安,实行三省六部制,排除A。北宋都城是开封,设立枢密院,排除B。明朝初年都城在南京,废除丞相制度,排除C。清朝都城在北京,设置军机处,故D项正确。7.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C.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D.人们的

8、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