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夫与陈果夫

陈立夫与陈果夫

ID:45457914

大小:11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3

陈立夫与陈果夫_第1页
陈立夫与陈果夫_第2页
陈立夫与陈果夫_第3页
陈立夫与陈果夫_第4页
陈立夫与陈果夫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立夫与陈果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陈立夫与陈果夫10本金三班1211寝室陈果夫简介陈果夫(1892年10月5日-1951年8月25日),名祖焘,字果夫。浙江吴兴东林镇人。民国时期政治人物,是国民党内右派。陈果夫及其弟陈立夫与蒋介石关系密切,在大陆时期为蒋所倚重,负责国民党内组织及党务,有“二陈”、“CC系”之称。陈果夫生平叔父影响陈果夫的叔父陈其美是辛亥革命元勋,与蒋介石曾为结拜兄弟。陈果夫年轻时于浙江陆军小学毕业,受陈其美影响,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及讨袁。1920年,在上海经营证券物品交易所,股东有蒋介石等国民党人,曾获利颇丰。所得利润部分用作支持孙中山革命。国民党任职1924年,蒋介石

2、主持黄埔军校筹建,陈果夫在上海代其处理军用品采购、人材招揽等工作。1926年陈到广州,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并任中央组织部代部长。1927年4月初,与国民党内右派吴敬恒、张静江等提出弹劾共产党案,为之后的清党准备。1928年,蒋介石复出,陈果夫任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副院长。实质负责国民党内组织,整理党务及进行清党。除重新审查登记国民党员,并开始设立调查组织,即后来专门负责反之“中统”。1929年任中央执委,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成立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二陈掌管国民党党务机构,至使当时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称。1932年,陈果夫为“导淮委员会”副委员长;1933年,

3、兼任江苏省政府主席,负责整治江苏及淮河水利。导淮工程后因抗战而停顿。抗战胜利后,陈任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陈果夫自辛亥革命时已染有肺结核病,经常咯血住院,抗战其间多次施手术。战后开始退出政坛,1948年12月,迁居台中休养。1951年8月25日因肺病于台北病逝。陈果夫无子嗣,陈立夫过继其长子陈泽安给陈果夫。陈果夫评价陈果夫、陈立夫两兄弟虽被中国共产党宣传为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经证明二陈主管党务而未见以公谋私敛财的证据,并未娶多妻亦无花名在外,在中国近代中被公认个人品行修养良好,也被肯定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各种层面中影响力极深的两兄弟。陈立夫简介陈立夫(1898年—2001年),浙

4、江省吴兴(现湖州市)人,名祖燕,号立夫。父陈其业,字勤士,兄陈祖焘,字果夫。另外曾化名李融清、辜君明。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国国民党政治家,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尤其作为有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长,在战乱期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国民政府迁台后移居美国,潜心研究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国际认可,晚年竭力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陈立夫传奇人生和蒋介石源远流长蒋、陈两家的渊源,始于陈其美与蒋介石的关系。蒋介石年轻时在日本留学认识了比他大9岁的陈其美,两人结拜为兄弟。1916年,陈其美被袁

5、世凯派人暗杀,当时没人敢去处理,只有蒋介石来为他收尸,在祭词里自称“盟弟”,由此可见两人交情匪浅。陈家的下一辈也习惯称蒋介石为“蒋三叔”(当年陈其美与蒋介石、黄郛结拜,陈其美为老大,黄郛为老二,蒋介石为老三)。1917年,陈立夫在上海以第5名的成绩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学工矿,毕业后又赴美留学。就在他准备接受中兴煤矿公司聘请任采矿工程师时,大哥陈果夫转来了蒋介石的两份电报,蒋介石表示希望他能到广州协助自己。公公的志向本不在政治,但因哥哥劝说以及与蒋介石的叔辈关系,还是去了广州。陈立夫从此踏入政坛,没成为一名工程师,引为终生憾事。陈立夫知道蒋先生的脾气,他在蒋公馆工作时常见蒋介石

6、骂人。所以在接这个职务前,他就对蒋先生说:我没有别的要求,就是不能骂我。“校长如果对我发大脾气,第二天我便辞职不干。”在他为蒋介石服务的25年里,蒋介石也果然没有骂过他。抗战时期的教育部长获得美国硕士学位的陈立夫,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可谓是奇货可居,从知识结构与对学术的修养来说,陈立夫无疑在当时的中国政界也是凤毛麟角。也可能是这种特殊的才能,抗战爆发后,陈立夫被蒋介石相中做了七年的教育部长。对于这段经历,陈立夫颇感自豪,在他的回忆中,他这样评价自己的功过:我献身党国数十年,于党政工作,多所参与,成败得失,有待公平,唯有战时这一段教育行政工作,虽然未必能达到理想,总算

7、对于国家,竭尽绵薄。我总觉得百年树人的教育文化工作,乃是最有意义积极的工作,而教育文化事业的兴办,乃是最有收获的“长途”的投资。与周恩来正面交锋周恩来曾说过:在敌人之中,陈立夫这个人是值得重视的。1945年10月,国共两党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周恩来与陈立夫终于有了一次正面交锋的机会,两人唇枪舌剑,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主义,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国共两党代表在重庆经过多天的谈判,终于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国民党被迫同意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方针,承认民主政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法;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